連年豐收,糧食供應有底氣,預期較好,肉價不會再走高
年終歲末,農產品價格更牽動人們的心。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飛漲,連帶著牛羊肉、雞蛋等畜禽產品價格不同程度上揚。某些時段,水果價格也牽動著人們的心。有漲也有穩。這一年,糧食價格依然保持穩定。持續豐收、供應充足的糧食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農產品價格是影響物價的關鍵,也是最受社會關注的經濟熱點之一。
豬肉價格已連續4周回落
在廣州市南沙區明珠肉菜市場,何建國剛買了兩斤肉排,每斤比上個月便宜了4元錢。像很多市民一樣,何建國總是每天一早采購全家晚飯所需食材。豬肉正是他的菜籃子里不可或缺的食材。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今年以來全國生豬產能下降較多,豬肉市場供給持續偏緊,10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01.3%,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占CPI同比總漲幅的近三分之二。近期這一趨勢已出現小幅回調的可喜變化。
據數據,全國豬肉價格已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過20%。12月1日豬肉價格為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價格高峰的每公斤52.40元下降10.92元,降幅為20.84%。
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是豬肉消費的高峰,由于前期產能下降造成供應減少,保供穩價的形勢仍有不確定性,10月CPI同比上漲3.8%,穩物價仍面臨壓力,需要高度重視。
2019年豬肉產量預計同比減少1040萬噸,雖然禽肉產量與豬肉進口量大幅增加,但仍不足以補足生豬存欄下降帶來的豬肉缺口,假設需求不變,全年肉類缺口預計約為570萬噸。2020年生豬出欄量將進一步下降,豬肉產量預計將再減少520萬噸左右,肉類缺口預計將擴大到760萬噸左右。
當前,很多地方生豬養殖正在回暖,養豬場復養的積極性提高,仔豬需求增加了。
距離廣州幾千公里的重慶市榮昌區,興旺豬場的銷售正在回暖。豬場負責人郭平表示“下半年農戶補欄的多了。有時候一天能接到十幾個要買仔豬的電話。”她說,“現在基本天天有豬賣,仔豬成了‘小金豬’。”
生豬產能基本恢復要到明年底
隨著穩產保供行動在各地強勢推進,支持生豬生產發展的各項政策效果開始顯現。8月底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出臺了17條扶持生豬生產政策措施。
“生豬生產整體進入止降回升轉折期。”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說,“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市場供應明顯增加或將在明年下半年,力爭明年底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
不過,從小豬到育肥出欄,一頭豬大體上要長半年時間。因此即使“馬力全開”,恢復常年水平也仍有待時日。對此,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生產潛力,努力增加豬肉市場供給量,并加快發展禽肉、牛羊肉、水產品等替代肉品生產供應。
豬肉供應的積極信號不止來自火熱的養豬場。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進口豬肉132.6萬噸,增加43.6%;進口牛肉113.2萬噸,增加53.4%,均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
第四季度,各地通過進口、商業庫存轉儲等方式增加凍豬肉儲備,儲備量也較充足。加上禽肉、牛羊肉等生產都在增加,市場總供給的預期較好,不支持豬價持續走高。
糧油價穩發揮“壓艙石”作用
截止至2018年1-11月中國農產品行業主營收入已超4萬億元,達到了44211億元,同比增長3.8%。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了1812億元,同比增長2.3%。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肉貴了人們著急,但糧油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卻并不那么引人關注。從根本上說,這是連年豐收的“底氣”。
在北京的沃爾瑪超市宣武門店,打折促銷的糧油商品琳瑯滿目。店員李慧敏一邊碼貨一邊回答顧客的問題。她說,很多顧客買糧油時更傾向品質好的,價格高點也不介意。一些顧客也反映,現在人們主食吃得少,買米面花不了多少錢,平時不太在意價格。
糧價是百價之基。穩定的糧價不僅讓消費者心里踏實,也默默支撐著物價的平穩走勢。10月份,稻谷、小麥、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均價每斤約為1.2元,同比跌1.0%。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說,糧食市場平穩運行的最根本原因是糧食連年豐收,主要糧食品種庫存充足。今年產量有望連續第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而從吃穿用度的總體情況看,前10個月CPI同比上漲2.6%,仍在年初確定的3%左右的預期目標內。
“壓艙石”雖穩,但隱憂也不可忽視。農資、人工等種糧成本不斷上漲,種糧比較效益低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近年來西南等地一些原本是糧食產銷平衡區的省份已成為糧食調入區。
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陳萌山表示,穩住糧食生產這個“定盤星”,一方面要向規模化、專業化要效率和收益,另一方面要圍繞市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種植結構和品種,推動實現優質優價。
今年以來,圍繞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和舉措頻頻出臺:對玉米、大豆繼續實施生產者補貼,水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國家還提出到2022年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當前要切實落實省長負責制,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為促進明年豐收穩價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