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也借勢得到的快速發(fā)展。現如今,在中國幾乎很少人會帶著現金出門,不論是騎共享單車還是出門買菜亦或是坐公交、乘地鐵,移動支付都能輕松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移動支付巨頭當然就是支付寶、微信以及最近用戶量持續(xù)飆升的云閃付了。與中國截然相反的是美國現在的主要支付方式還是采用信用卡結算,VISA毫無疑問地成為了行業(yè)中最大的贏家。
VISA在中國被叫做維薩,它在全球范圍內共擁有超過30億的用戶,是世界上最大的支付公司。維薩(VISA)是通過一個快速安全的電子支付網絡連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和商家,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人們最常見的就是維薩(VISA)旗下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去年一整年,維薩(VISA)支付網絡共處理了1270億筆交易,交易額更是達到了11.2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0萬億。
據2019年最新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顯示VISA位列第5名,僅次于亞馬遜、蘋果公司、谷歌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品牌估值約為1779.18億美元。截止目前,公司市值更是突破3900億美元。這樣體量的規(guī)模,大約是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的近3倍。
談到維薩(VISA)就不能不說他的創(chuàng)始人迪伊·霍克,這個人的經歷是一段傳奇故事。年僅14歲他就開始在罐頭廠做起倒污水的工作,接下來的十多年里,又陸陸續(xù)續(xù)做過搬運工、屠宰場伙計、農場農藥噴灑工等等工作。這些經歷并沒有讓他取得任何的成功,但他仍然毫不氣餒不斷告訴自己一定會脫穎而出,闖蕩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世紀60年代中期,已經36歲的霍克在一家銀行找了份兼職工作,這讓他多少松了一口氣,至少日子還能過得下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這里并沒有得到重用,反而整天都是在做一些瑣事。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了1年,之后他被送到美國銀行接受培訓。結果,這一無心的舉動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美國的信用卡興起于上世紀50年代,由于當時還沒有計算機記錄數據以及計算機清算系統,所以當時的所有交易只能靠手工完成。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數據丟失,從而導致業(yè)務出現虧損。敏銳的霍克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信用卡本質上是貨幣價值的交換。正是基于這種想法,很快的維薩(VISA)這家公司就誕生了。
成立之初的維薩(VISA)市場份額只有不到20%,落后于當時更具市場影響力的美國運通和萬事達,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這一局面發(fā)生了巨大改變。霍克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通過贊助奧運會瞬間擴大了知名度,很快的占領了全世界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僅僅幾年時間,便躍升成為了世界第一的信用卡品牌。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維薩(VISA)的全球發(fā)卡量已突破33億大關。
直到現在,許多人可能還會混淆維薩(VISA)和銀行之間的關系。事實上,它并不發(fā)行信用卡,而是提供一個類似中國銀聯的清算網絡。通過有效連接消費者、商家、銀行極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正式這張網絡的形成才造就了強大的信用卡支付行業(yè)壁壘,為維薩(VISA)贏得市場取得的先天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