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香港奢侈品銷售額下降超4成!
自今年8月,香港零售業暴跌22.9%創下歷史紀錄后,9月香港零售業再跌18.3%,10月繼續下跌24.3%,已經連續九個月收縮。
其中最受重創的即為奢侈品行業,8、9、10月份,香港市場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分別暴跌47.1%、40.8%和42.9%。
這是今年6月"香港風波"以來,香港奢侈品銷售額連續三個月下降超4成。
受此消息影響,2日晚間,法國著名奢侈品愛馬仕開盤下跌1.32%,全天交投清淡。
前兩天剛剛收購美國珠寶品牌而大漲的LV集團,也下跌1.06%。早盤一度跌幅擴大近1.65%,尾盤跌幅有所收縮。
被LV集團重金收購的美國珠寶品牌蒂芙尼(Tiffany)由紅翻綠,收盤時下跌0.19%。
香港10月零售持續下滑
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2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發布了最新零售業銷售額數字。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零售業銷售在10月持續大幅下滑,并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按年跌幅。這是由于本地社會事件涉及的暴力增加,嚴重打擊消費情緒,并對旅游業及與消費相關的活動構成重大干擾。
發言人進一步表示,停止社會事件的暴力和恢復社會秩序,是為香港零售業復蘇創造環境的關鍵。特區政府會密切留意相關情況,以及其對勞工市場和整體經濟的影響。
奢侈品銷售額連續3個月下降超4成
統計處新聞顯示,2019年10月的香港零售業總銷售額臨時估計為301億港元,同比下跌24.3%。2019年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售額臨時估計下跌9.0%。
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后,2019年10月的零售業總銷售量臨時估計同比下跌26.2%。與2018年同期比較,2019年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售量臨時估計下跌10.0%。
其中,內地人赴港最喜歡購買的奢侈品、服裝、日用百貨等成為重災區。
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額同比下跌42.9%;服裝同比下跌36.9%;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同比下跌37.0%;百貨公司貨品同比下跌31.1%;藥物及化妝品同比下跌33.5%。
另一方面,2019年10月與2018年同月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售額上升0.5%,其次為燃料銷售額同比上升4.5%。
自6月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的奢侈品銷售已經連續3個月下跌超40%。
8月跌幅最大,下跌47.4%,創下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
9月,由于去年基數相對減少,跌幅收窄至約40.8%。10月是歷年的內地游客赴港購物的黃金季節,跌幅又擴大至42.6%。
奢侈品牌瘋狂促銷
客流仍冷清
香港的暴力沖突逐步升級的同時,香港零售業降至冰點。
隨著圣誕季來臨,一向傲嬌的香港海港城史無前例地圣誕大促銷。香港代購們又活躍起來了……
據說,Dior首次打6折,Chole包半價,因為《欲望都市》火爆的Jimmy Choo 的鞋子甚至低至2-3折。
但是從香港網友從海港城拍來的視頻來看,即使進入圣誕打折季,平時人流量高達20萬人次的海港城仍然沒有多少客人。
瑞士鐘表出口
中國內地首超香港
瑞士鐘表聯合會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士鐘表出口香港市場的持續下滑,10月中國內地成為瑞士鐘表出口的第二大市場,力壓香港市場,這是歷史首次。
(圖片來源于網絡)
10月份,瑞表出口香港市場大跌29.7%,自4月份以來已經連續下跌七個月,且錄得全年來最大單月跌幅,并將前十個月的跌幅擴大至8.8%。
瑞士鐘表聯合會表示,10月份表現符合趨勢,除香港市場繼續下滑外,其他市場保持增長,尤其是美國和中國內地市場,持續強勁增長。
香港經濟步入"至暗時刻"
2日,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向香港立法會匯報工作,指出由于稅收及賣地收入減少,加之年中特區政府推出紓困措施,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將錄得財政赤字——這是15年以來首次。
那么香港的經濟到底有多差呢?
制造業方面,由于全球制造業及貿易活動放緩,香港本地貨物出口于第三季實質跌幅擴大至7.1%。十月分出貨量顯著下跌一成。
旅游業方面,服務產業營收三季度大幅下滑13.8%,錄得自2003年二季度以來單季度最大跌幅。香港內需于第三季明顯疲軟,個人消費在十多年來第一次出現(季度)下跌,跌幅達3.4%。經濟信心低迷,三季度整體投資額跌幅達16.3%。
樓市方面,陳茂波認為,受社會事件、中美磨擦及環球經濟轉弱影響,樓價于五至十月回軟,十月樓價較五月高位回落5%,但與去年底比較仍有約4%的升幅。
零售業方面,香港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量初步估計為301億元港幣,同比跌24.3%,已連跌9個月,跌幅多于市場預期的22.6%。
李嘉誠出手6億資助香港零售業過冬
11月11日,李嘉誠基金會發布公告稱,感謝大家的耐心,“應急錢”計劃第二期,即將接受零售業中小企申請。
基金會表示,根據政府公布的“零售業銷貨額數據”以及經與零售業界人士溝通后,選定對最受沖擊的零售類別提供資助。在涵蓋范疇內兼提供強積金供款證明,將可獲每宗6萬元資助;未能提供強積金供款證明,或其他未分類消費品零售商戶,每宗資助3萬元。此次資助的總金額將達6億港元。這筆錢是李嘉誠基金會早前宣布的“應急錢10億”計劃中的第二期。
李嘉誠基金會此次選定最受沖擊的5大零售類別企業作為資助對象,主要包括范圍涵蓋衣物、鞋類及有關制品,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書報、文具及禮品,及中藥、藥物、化妝品。
這些品類在10月銷售下跌從20%-37%之間不等。
香港航空財務惡化
香港政府警告:或吊銷其牌照
除了零售業,香港的航空業也正遭受史無前例的困難。
2日,香港航空因財務惡化遭到香港特區政府警告:若不能改善財務狀況,可能被撤銷或暫時撤銷牌照。
、
(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官網)
據特區政府官網新聞公報,空運牌照局29日聽取了香港航空管理層對公司最新財政狀況的陳情和解釋,認為公司財務問題已嚴重惡化,影響其支付薪酬的責任,以及持續定期提供航空服務的可能,“情況令人極度擔憂。”
空運牌照局發言人表示,經過慎重考慮,為保障公眾利益,要求香港航空必須于限期之前確保能夠注入牌照局制定的資金(或提供令牌照局滿意的其他方案),同時要求提升流動現金庫存至牌照局制定的合理水平。
若香港航空未能于限期內按要求改善財政狀況,牌照局可撤銷或暫時撤銷其航空牌照。牌照局會在12月7日或之前公布有關決定。
11月5日,香港航空宣布將削減現有約6%的航班,其中包括于明年2月8日起停辦洛杉磯航班服務,以及進一步調整往來溫哥華、大阪、沖繩、札幌、東京、首爾、???、杭州、南京和曼谷的航班班次。
11月29日,香港航空又宣布將從2020年2月起停飛天津、溫哥華和胡志明市的航班。香港航空表示,此舉是因營商環境充滿挑戰,旅游需求疲弱持續影響業務及收入,公司在全面審視網絡策略后做出了調整。
12月1日,香港航空宣布即日起停止提供機上娛樂系統服務,直至另行通告。此前,香港航空更是兩度削減航班量。
另據港媒報道,11月28日,香港航空將會延遲發放11月薪金,只有機組人員和海外雇員才能準時領取11月份的工資,而所有其他香港駐地工人的工資將在12月6日發放。
對于延遲發薪的原因,香港航空方面表示,香港社會局勢持續動蕩及外游需求持續疲弱,嚴重影響公司的業務,由于11月并非旅游旺季,公司收入大幅下降,影響11月內發放薪金的安排。
該航司當時強調,此舉只是單次安排,并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作。
林鄭:香港經濟形勢嚴峻
短期內將推第4輪紓困措施
據觀察者網報道,數月動蕩局勢讓香港經濟亮起紅燈,特區政府更預計本財年將15年來首次出現財政赤字。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2月3日表示,香港經濟陷入嚴峻局面,港府將在短期內出臺第四輪紓困措施。
綜合特區政府新聞網Facebook官方賬號及港媒報道,林鄭月娥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媒體。
她表示,特區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均顯示香港的經濟已經進入一個非常嚴峻的局面,例如昨日(2日)公布的10月零售銷售總額同比下跌24.3%,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特區政府預測目前3.1%的失業率會隨著很多行業受到影響繼續上升。
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會密切關注情況,推出舒緩措施,達到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她同時宣布,政府會在短期內推出第四輪紓困措施。
此前,特區政府分別在今年8月、9月、10月推出三輪紓困措施,動用大約200億港元資金。林鄭月娥說,即使特區政府預計今年或未來一兩年公共財政會有虧損及赤字,但推出紓困措施正是用好過去多年累積的財富和盈余,以達到為市民解困。
林鄭月娥指出,她已要求各司、局長,除了在其工作范圍內以壓制暴力為己任和全力支持警隊以外,也要求為其部門范圍內有困難的界別,從紓困角度提供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