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中國商會與羅蘭貝格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在歐發展報告》稱,歐盟成員國對《歐盟統一外資安全審查框架協議》的態度不一。
報告稱,此框架協議已在中國企業在歐業務最為集中的幾個國家獲得支持,如德法意三國發表聯合聲明堅定支持歐盟委員會的框架協議。相反,芬蘭、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荷蘭以及部分東歐、北歐國家均對法案表示不同程度的保守或反對態度,這些國家認為歐盟層面的外資審查框架有可能給自由貿易和開放經濟政策帶來不利影響。例如,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一直期盼中國的投資能幫其擺脫困境,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備忘錄的歐盟國家匈牙利同樣表達了對中國投資的歡迎,葡萄牙、馬耳他則認為歐盟這樣的提議只會嚇跑投資者,荷蘭和北歐三國(丹麥、挪威、瑞典)這些傳統上的自由貿易國家則傾向于同包括中國在內的歐盟外投資國以雙邊投資協定的方式來改善市場準入和投資情況。
目前,在眾多歐盟成員國中,共有6個國家自2018年以來更新或頒布了新的外來投資審查制度,其中,在外來投資審查機制上立場最為明確的德法意英四國的現行外資審查條例相對較為嚴格。例如,德國一再將外資股比審查紅線降低至10%;法國近來發布新政強調航天航空、信息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外資審查必要性;意大利發布《黃金權利法案》補充條例,將"基于5G技術的寬帶通信服務"納入意大利戰略資產范疇,使得政府可以控制未來幾年進入其5G電信市場的參與者名錄;英國在《國家安全與投資》白皮書中,將涉及50%資產收購或者25%股權轉讓并且屬于國家安全相關敏感行業的外資交易嚴格列入審查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