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上證指數圍繞2900點震蕩之際,新能源汽車板塊保持活躍。從11月18日以來,Wind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累計漲幅接近8%,板塊內華友鈷業、寧德時代等個股階段表現亮眼。
分析人士指出,在歐洲市場電動化汽車提速,特斯拉國產化超預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作為全球優質制造資產的價值開始凸顯。
短期銷量承壓
從行業基本面看,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5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下跌35.4%和45.6%,環比分別增長6.2%和下跌5.9%;累計來看,1-10月份產銷分別完成98.3萬輛和9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和10.1%。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場仍持續處于退坡后的持續調整期,疊加二手新能源車的低價沖擊,造成相關各方在大規模生產和促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上有所降低。
但是仍要看到,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長期成長確定性高,雖然行業景氣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短期存在一定的壓力,隨著未來更多產品推出、成本持續降低,中長期的向上趨勢不變。
同時,德國在電動車計劃上動作頻出,繼德國政府宣布電動汽車補貼提升50%并延長至2025年底后,大眾汽車宣布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寶馬集團擴大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采購額。
渤海證券行業研究指出,國際車企正在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加速發展。隨著國際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參與度提高、投資布局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成長與投資邏輯將轉變為全球邏輯,行業“鯰魚”效應將越發明顯。
圍繞三方面布局
對于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投資機會,中信證券行業研究報告表示,重點關注特斯拉和LG化學供應鏈,尋找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該機構認為,中國電動化供應商,尤其是鋰電池產業鏈最為完善且具備全球競爭力,有望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過程中率先受益。整車環節的特斯拉、鋰電池環節的LG化學正處于爆發增長前夕,對其上游需求有望明顯提升,其供應鏈中的中國企業多為各領域具備競爭力的龍頭,短期看量增明顯,中長期看產品壁壘高,具有示范效應,值得重點關注。此外,下游整車長期具備議價權,短期受補貼退坡影響盈利承壓,中長期關注有望成功換擋的車企,核心看“爆款”車型及降本能力。
民生證券表示,補貼退坡對于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影響仍在持續,但從長期來看,在國內政策引導以及全球加速電動化的共同推動下,具備良好性能的新車型的上市將帶動銷量增長。從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結構上看,高端車型占比仍高,技術升級和海外供應需求提升將持續帶動產業鏈中上游的高端化趨勢。
國海證券表示,基于大眾與特斯拉等行業巨頭持續推進全球電動化,疊加國內電動車行業處于多重底部,當下行業處于中長期底部的拐點向上的時間窗口,維持新能源汽車行業“推薦”評級。布局關注三方向,首推傳統業績厚實,電動車業務邊際改善的績優股如億緯鋰能、欣旺達等;次選周期底部業績有望反轉的彈性品種如天賜材料、當升科技等頭部企業;積極關注寧德時代、比亞迪等行業龍頭。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