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11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股票代碼為“9988”,募資金額預計約為880億港元,這也是9年以來,中國香港股票市場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跨境上市案例,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擔當承銷角色,投資者參與數量近20萬戶。
暗盤交易時段,代號為“09988”的阿里巴巴港股開盤漲超4%,隨后股價一度觸及188港元,較176港元IPO發行價高出6.8%,盤中最低181港元;成交量超過52萬股,總市值近4萬億港元。
相比之下,截至今日收盤,當前的港股“股王”騰訊控股總市值為3.236萬億港元,收于338.8港元。
阿里巴巴定于今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獲超額認購42倍,凍資逾960億港元,一舉成為年內港股“凍資王”。
有分析稱,若行使超額配售權,此次阿里巴巴港股IPO集資額將高達1012億港元,將成為2019年全球新股集資和港股凍資雙冠王。不僅如此,阿里此次赴港還有望使港交所新股集資額再次登頂全球。
逾20萬散戶參與阿里巴巴港股公開認購,中簽率高達80%,買5手穩中1手。
中國基金報援引某深圳中型私募基金稱:“我們參與了阿里打新,按以往策略會在上市當天賣出。阿里年收入增速較好,市場熱度也高,預計上市當天會高開15~20%。而且,阿里后續有望納入恒指、港股通,增加新的購買力,我們也會持續關注。”阿里京東延續增長,兩家合計成交額規模已經超過3,400億。此次雙11,阿里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11月11日)交易額為2,684億元,同比增長25.7%;京東雙11全球好物節(11月1日-11月11日)交易額為2,044億元,同比增長27.9%,增速較上一年有所回升,雙11當天交易額為731億元,意味著阿里和京東兩家合計成交額規模已經超過3,400億元,超過星圖數據所估計的2018年全行業成交額(3,143億)。
阿里雙11成交額(2009A-2019A)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8-2018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及使用率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8-2018社會消費品總額及網購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以下為騰訊證券匯總的阿里上市需知道的N個問題
1、阿里二次上市定價及募資額
阿里巴巴-SW(09988)此次發行5億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占10%,國際發售占90%,目前超額配股權并未獲行使。每股定價176.00港元,每手100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超購41.44倍,投資者參與數量近20萬戶,為19.57萬戶。全球發售凈籌約875.57億港元。
2、阿里IPO僅承銷費用就高達2.2億港元
阿里巴巴按176港元的發行價,承銷費用為每股0.44港元,承銷費率為0.25%。阿里巴巴在香港發行 5 億股新股,其支付的承銷費用為2.20億港元。如果超額配售7500萬新股全部行使的話,全部承銷費用則達2.53 億港元。
加上其他上市費用,阿里巴巴的上市費用在4.43億港元左右。如果超額配售7500萬新股全部行使的話,則全部上市費用達4.76億港元。
3、阿里巴巴為什么要二次在港上市?
阿里巴巴在美國發行的ADS和在香港發行的股份按照1:8的比例互換。美股與港股之間的這種互換性,一定程度上搭建出阿里巴巴在全球資本市場的緩沖和雙保險機制。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經過20年的資本洗禮,早已深諳市場規則。現階段它不僅需要融資,而且是融資的最好時機,恰好,一個更理解自己的香港資本市場再次“擁抱”自己。
4、阿里巴巴上市當日即可賣空
阿里巴巴上市交易后,港交所推出多項產品和措施,其中阿里巴巴期貨及期權將于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上市日同日推出。與阿里巴巴股份相關的衍生權證可于該股份在香港交易所證券市場上市當日掛牌。
另外阿里巴巴股份于2019年11月2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后,將于同日納入可進行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
5、阿里巴巴代碼為何帶“-SW”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名字阿里巴巴-SW(09988.HK)為何后面多了一個小尾巴"-SW",其中“-W”這個小尾巴是港交所專門為了同股不同權企業準備,阿里巴巴-W代表著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是一家同股不同權企業。
另外根據港交所的命名規則,第二次上市需要在股票簡稱后面加上特殊的標記“-S”。所以今年重回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就要帶上一個“-S”。 阿里巴巴-SW就代表著阿里巴巴是第二次在香港上市并且是同股不同權的公司。
6、阿里上市對港交所有何影響
阿里上市對港交所意義重大,目前恒生指數每天成交額不足千億港元,活躍度不如滬深兩地市場,引入阿里巴巴可以有效提升港交所抗風險能力。同時,對于港股而言,阿里巴巴此時入場,能夠提升港股對科技公司的吸引力,驅動更多同類公司進入,活躍資本市場。
此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多次向媒體表示,非常歡迎阿里巴巴“回家”,并稱對此“并不意外”。
7、阿里系港股布局有哪些
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場直接控股的有阿里健康(00241)、阿里影業(01060)、亞博科技控股(08279)三家公司,還有高鑫零售(06808)等8家阿里持股或間接持股的相關公司,此次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或許會帶動相關公司股價有所變化。
8、阿里巴巴業務體系
阿里巴巴現已圍繞電商平臺業務,建立了一個涵蓋消費者、商家、品牌、零售商、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戰略合作伙伴和其他企業的數字經濟體。
公司現階段業務包含了核心商業、云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和創新業務等4大板塊。正是這4大商業板塊支撐起阿里4700億美元的市值。
從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阿里巴巴在零售業務方面仍然保持強力增長趨勢,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營收同比保持了40%的增速,主營業務核心電商收入占比86.6%,其中,廣告、傭金、新零售是核心電商收入的大頭,廣告與傭金收入分別增長了27%、23%,新零售業務增長134%,在云計算等新業態方面,也還有不錯的上漲空間。
9、馬云持股如何
阿里巴巴以股權分散著稱,特別是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較低。此次公開的招股書再次披露最新的持股情況。招股書顯示,軟銀擁有阿里巴巴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阿里最大股東。本次全球發售完成后,軟銀將保持其最大股東地位。
而馬云擁有阿里約6.1%的發行在外股份,蔡崇信有約2.0%已發行在外股份。整個管理層擁有的股份加起來不超過10%。阿里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馬云和蔡崇信)共計擁有阿里約9.0%已發行在外股份。
10、兩地上市,阿里的估值由哪個市場決定?
阿里在美國發行的是ADR(美國存托憑證),在香港發行的是普通股,一個ADR等于八個普通股。ADR具有一個重要優點是具有比一般股票更高的流動。不僅存托憑證之間可互換,也可與其他證券互換。由此看來,阿里在香港上市,由于ADR和港股可以互換,所以兩地的市值應該會趨向于一致。而阿里巴巴大部分股份在美國交易,紐交所上的股價可能更有指導意義。
阿里與港交所在很多年前就有過交集。早在2013年初,阿里就與港交所就上市事宜展開多次斡旋。馬云提出“AB股”上市方案遭拒后,再度商討以“合伙人制度”上市。“合伙人制度”的實質是同股不同權,馬云希望借此保證阿里創始團隊始終掌握公司控制權。但堅持“同股同權”的香港最終拒絕了阿里的上市申請。
2017年,港交所宣布在主板上市規則中增加兩個章節,一個是接受同股不同權上市,另一個是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多家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
阿里巴巴終于在11月26日再一次回到港交所的懷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