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全球第二大開源代碼托管平臺的GitLab,在社區網站發布文章,稱考慮到“當前地緣環境”,公司準備啟用“工作國家/地區封鎖(job family country block)”。
“封鎖”生效后,將對現員工的居住地進行限制、且不再面向特定國籍公民提供崗位。該公司指名道姓地,“特定國家”就是中國和俄羅斯。
這家美企一直將“每個人都可以貢獻代碼”作為企業文化。但是,很明顯,中俄兩國并不在該司“每個人”的名單之中。
“每個人都可以貢獻代碼”,但不包括中俄
“這是最人道的方案”?
這篇名為《建立工作國家/地區封鎖》的文章,由GitLab副總裁埃里克•約翰遜(Eric Johnson)于10月中旬發布在官網的“議題(Issue)”討論區。
約翰遜指出,領導團隊決定為“能夠接觸客戶數據”的員工提供一個“工作國家區塊”。但是在“一些企業客戶表達關切”之后,公司考慮到“當前地緣環境”,特別指出將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外。
決議正式執行后,該公司將“遵循形勢下的行業普遍做法”:在招聘過程中,不向中、俄兩國公民提供崗位;同時,將禁止現員工前往這兩個國家,否則將面臨停職。
但約翰遜否認“區塊封鎖”的決議屬于歧視,甚至還宣稱這是“最人道”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必被迫在工作團隊中制造“二等公民”。而且所有限制地區以外的員工,都可以100%履行職責。
《建立工作國家/地區封鎖》官網截圖(下同)
更重要的是,文章指出,這一方案對現有員工沒有任何影響!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決定如此荒謬,自家員工都驚呆了!
該“議題”一經發出,便引起廣泛爭議,GitLab員工紛紛在官網討論區表達意見。
GitLab自家的全球風險與合規總監凱瑞絲(Candice Ciresi)都驚呆了,留言表示看不懂什么情況,質疑哪條法律要求“把這倆國家摘出來”?她對公司針對中俄的行為不解,認為僅僅是因為政治環境使然的話,這與公司原則相悖。
隨后,二者在評論區展開交鋒。
針對該評論,約翰遜回復道,這是因為“考慮到敏感資料的安全性”,并在評論中將中國和俄羅斯定義為“高風險國家”。同時強調,此項決定僅針對員工,而不是用戶,GitLab將繼續接受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開源貢獻。
凱瑞斯對此并不滿意,直接點名美國也同屬于約翰遜所說的“高風險國家”,甚至根據美國媒體ABC數據,美國榮登全球最頻繁進行網絡攻擊的國家排行榜第二名!
口口聲聲“人道”與“公平”,但在被要求提供相應的制定標準時,卻始終含含糊糊。更多的員工和用戶在該議題的討論區表示不滿,認為這個禁令與公司價值觀不符,直言“這就是政治歧視”!
也有網友與凱瑞斯觀點一致,表示僅僅因為政府要求便將一些國家列在“風險”名單,也太諷刺了。“工程師應該尋求積極方案,而不是被政治綁架。”
“貴司數據是被美國政府搜集,而不是中俄。這就是所謂的‘安全’!”一位網友對于GitLab的解釋進行諷刺。
“謝謝你啊。我會把消息帶給中國用戶,每個人都會知道這個消息。到時貴司還是否能從中國賺得一份錢,我們拭目以待。”
CEO回應:尚在討論中
盡管約翰遜在評論區再三解釋,但依舊無法平息網友的困惑與怒火,最后只能一句“尚在討論中、暫無明確相關政策”了事。
觀察者網發現,這篇文章在十幾小時前經過編輯,副標題被修正為“討論中(still a discussion)”。
“尚在討論中、暫無明確相關政策”
根據英國網絡安全媒體Hacker News報道,當地時間5日,GitLab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西德•西布蘭迪(Sid Sijbrandij)發布一份聲明,重申該議題仍處于討論階段。
他還透露,目前沒有任何來自這些國家的團隊成員。
根據GitLab“議題”專區的信息可知,此議案的公眾咨詢期將在當地時間6日結束,到時公司會發布正式公告。
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的開放編程開發與合作平臺GitLab,創始于2011年,是完全免費的開源軟件。2018年10月,Gitlab獲得了由谷歌風投公司Google
Ventures領投的2000萬美元C輪融資。今年9月,該公司表示,在高盛和Iconiq Capital的帶領下,其E輪融資已達2.68億美元,使該平臺的估值達到27.5億美元。
全世界的開發人員都依賴于GitLab或其競爭對手GitHub等平臺來獲取開源代碼,并為未來的用戶貢獻代碼。
香港《南華早報》評論稱,該公司作為開源代碼平臺,卻公開宣稱限制中俄兩國。這一將中國和俄羅斯單獨挑出來的決定,加劇了人們對于“數字鐵幕正在成為現實”的擔憂。
2018年全國全年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6.31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占比7.01%。
2015-2018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規模及增長走勢
2018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行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3.78萬家,從業人數643萬人,從業人員比2017年增加25萬人,同比增長4.2%。
2015-2018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從業人員規模及增長走勢
2020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細分領域收入發展目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