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中國人口普查年鑒,詳細披露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項數據,不僅31個省份的吸引力強弱一目了然,各地人的“流動喜好”亦隨之浮現。
比如,廣東外來人口逼近3000萬大關,江蘇、浙江和上海均超過1000萬,結果或許不意外,但究竟是誰在“瘋狂”涌入沿海發達地區?
與之相對,河南、安徽、四川“散落”在其他省份的戶籍人口也超過1000萬,又是誰在“吸走”它們的人?
根據七普數據,常住人口排行榜上,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和四川位列前五。
若以流動人口為標準,總量頭名依然是廣東,達到6063.51萬人,浙江以3010.78萬人排名第二,江蘇、山東、四川和河南緊隨其后,均超過2000萬人。
進一步區分省內流動與省外流動,廣東、浙江仍占據前兩名,但后續排位情況大有不同——山東、四川、河南“平平無奇”,省外流動人口不過一二百萬,上海、北京則“脫穎而出”,省外流動人口分別為1047.97萬、841.84萬,分列全國第三、第五。
通俗理解,那些戶口在外省的常住人口,被稱為“外來人口”,是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勞動力。
以北京、上海為例,其七普外來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分別達到38.5%、42.1%,天津、浙江、廣東達到25%左右,新疆、江蘇、福建、西藏、海南五地也在10%以上。
事實上,從2010年到2020年,31個省份的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都在上升,最多的是西藏,占比提高5.6%,最少是福建,增加0.1個百分點。
與廣東、浙江、上海、江蘇、北京強勁的“磁吸效應”相對的,是河南、安徽、四川、廣西、貴州、湖南等地的“大出血”。
其中,河南以1610.09萬人高居榜首,安徽、四川分別流出1152.05萬人、1035.82萬人,廣西、貴州、湖南也達到800萬+級別。
而2010年六普時,流動人口“供給端”的第一名是安徽(962.26萬人),四川第二(890.51萬人),河南列第三(862.62萬人)。它們也是當時唯三人口流出超過800萬的省份。
需要強調的是,河南作為擁有9937萬常住人口的人口大省,2564萬流動人口中,僅有127.36萬來自省外,折射出其吸引力不強。而大量人口被“吸走”,至少可以說明其他地方比本省更有吸引力。
河南流向各地區人口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先看河南,除前述提到的五個吸引力強勁的省份外,新疆集聚了73.89萬河南人,山東、天津、福建、河北也都吸引了50萬以上人口。
安徽人的流向存在明顯“分層”,百萬量級的人口悉數涌入江浙滬,其后廣東最多,但也僅有59.66萬。
四川人則向東、向南“不偏科”,廣東吸引了262.31萬四川人,與浙江、江蘇和上海三地總量規模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與四川有約“結對幫扶”,其常住人口中有135.8萬四川人。
重慶排在第三位,有112.94萬四川人。與此同時,四川也“吸”走了55.85萬重慶人,區域間人口流動更加頻繁。
如今,進入新一個流動周期,被吸引的與被吸走的,該如何洗牌?還是那句話,人人都會“用腳投票”。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