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發展現狀
國家發改委近期給了新基建一個定義: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從定義來看,發改委把新基建分成三大塊: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其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又分成三方面,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覆蓋了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等等。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說數字基礎設施,包括四個方面內容: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平臺、工業互聯網,分別覆蓋了數據的寬帶實時傳輸與分發、數據存儲計算與處理、數據的挖掘與分析決策,以及數據在產業鏈采集應用以及線上線下的聯動。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說數字基礎設施包括內容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數字基礎設施的增耗效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數字基礎設施的設備生產制造階段與建設過程的能耗與碳排放;二是運行運營階段所產生的能耗與碳排放;三是其刺激消費新需求所產生的能耗和碳排放。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ICT產業數據中心能耗2990億千瓦時,信息通信網絡能耗2690億千瓦時,終端設備能耗10390億千瓦時,生產制造能耗3810億千瓦時;預計2030年全球ICT產業數據中心能耗9740億千瓦時,信息通信網絡能耗8740億千瓦時,終端設備能耗10730億千瓦時,生產制造能耗2980億千瓦時;
2020-2030年全球ICT產業能耗預測(單位: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華為瑞典研究院、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數字基礎設施能耗與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數據中心一通信基站領域,數據中心能耗總量仍在高速增長,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國5G基站數量位列全球第一,5G也同樣面臨能耗與碳排放的挑戰。
“十四五”數字基礎設施建設5G直接增耗二氧化碳6.78億噸,直接減排耗二氧化碳2.61億噸;大數據中心直接增耗二氧化碳2.78億噸,直接減排耗二氧化碳0.59億噸。
“十四五”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碳排放影響分析(五年累計)
資料來源: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分析、智研咨詢整理
在中國邁向碳中和的道路上,實現數字基礎設施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2020年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量排名第一的是河北,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2397萬噸,占19.5%;第二是江蘇,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1321萬噸,占10.8%;第三是北京,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1058萬噸,占8.6%;廬江、浙江、上海、內蒙古、天津、山東、貴州依次擠進全國前十,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量分別為988萬噸、811萬噸、805萬噸、589萬噸、530萬噸、499萬噸、338萬噸,分別占8.0%、6.6%、6.6%、4.8%、4.3%、4.1%、2.8%。
2020年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量TOP10省市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賽寶計量檢測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碳排放量TOP10省市占比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賽寶計量檢測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后疫情時代,“數字化”和“綠色化”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主旋律。隨著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如何實現“數字化”與“綠色化”相協同,讓數字技術與基礎設施最大化服務于中國的碳中和轉型亟需關注。
2020年中國5G與數據中心碳排放為2799、9485,預計2035年情景一下5G與數據中心碳排放為8170、15047;在情景二下5G與數據中心碳排放為11771、19274。
2020-2035年中國數據中心與5G能耗增長預測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賽寶計量檢測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在技術創新視角下,數字技術發展將帶來顯著的減排效應。當數字技術與重點行業不斷滲透融合,數字技術可以有效促進經濟增長與碳排增長脫鉤,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在數字經濟時代全面到來之際,面對數字基礎設施的能耗與碳排放挑戰,各國政府、信息通信行業以及頭部企業已經開始籌備應對措施。
數字基礎設施的能耗與碳排放的應對措施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發展的建議
在中國邁向碳中和的道路上,實現數字基礎設施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使數字技術對于中國全社會各行業的減排效應發揮到最大,數字基礎設施行業應率先開始綠色化轉型,以實現發展和環境的共贏。為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產業向碳中和與100%可再生能源轉型發展建議。
從政策層面來講,為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產業向碳中和與100%可再生能源轉型應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數字基礎設施的綠色低碳導向,出臺針對數字基礎設施產業的“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產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考核體系,將雙控目標與新建數據中心的審批政策掛鉤,并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作為考核指標之一;;進一步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產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市場機制,促進產業與可再生能源的協同發展,擴大產業參與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的范圍,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機制;健全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產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制,引導資本流向,并發揮公共資金對于綠色低碳數字基礎設施的撬動作用。
從企業層面來講,作為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環,數字基礎設施的脫碳發展至關重要。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產業具有極強的低碳轉型潛力,應該充分發揮技術與產業模式的創新潛能,積極向100%可再生能源轉型。
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發展的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二十三章,包含城市基礎設施行業投資風險分析,城市基礎設施行業市場前景與預測分析,城市基礎設施行業投資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