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污泥處理的上游為設備制造、工程材料及其他,下游為紡織印染、造紙、化工及其他。
污泥脫水產業鏈構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7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建部發布《“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對污泥處理的重視度明顯提高。2020年,住建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總體要求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網配套建設和改造力度,促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
中國污泥處理行業相關政策/規劃匯總:
發布時間 | 發布主體 | 政策/規劃 | 相關內容 |
2012年 | 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 | 《“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 | 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8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70%,縣城及重點鎮達到30%。新建污泥處理處置規模518萬噸(干泥)/年,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347億元。研究將污泥處理成本逐步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并納入繳費范圍。 |
2015年 | 國務院 |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 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達到90%以上。 |
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建部 | 《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 | 明確將污泥處理費用納人污水處理費中。 | |
國務院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 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不應低于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 | |
2016年 | 環保部、住建部 | 《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處置減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 | 各地要將污泥安善處理處置納入城鎮污水處理減排統一監管,對各種不規范處置污泥的行為,扣減該部分污泥對應的城鎮污水處理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削減量。 |
2017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建部 |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 | 到2020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其他城市達到75%,縣城力爭達到60%,重點城鎮提高5個百分點,初步實現建制鎮污泥統籌集中處理處置;新增污泥〔以含水80%濕污泥計〕無害化處置規模6.01萬噸/日;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投資294億元。 |
全國人大 | 《水污染防治法》 | 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用應當用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理處置,不得挪他用;敬甚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安全處理處置污泥,保證處理處置后的污泥符合國家標準,并對污泥的去向等進行記錄。 | |
2018年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 | 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加快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并依據定期評估結果動態調整。 |
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 | 《關于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項目建設的通知》 | 依托現有煤電高效發電系統和污染物集中治理設施,構筑城鄉生態環保平臺,兜底消納農林廢棄殘余物、生活垃圾以及污水處理廠、水體污泥等生物質資源,破解秸稈田間直焚、污泥垃圾圍城等社會治理難題,促進電力行業特別是煤電的低碳清潔發展。 | |
2019年 | 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 |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盡快將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調整到位,原則上應當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 |
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 | 《關于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 加快構建覆蓋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價格機制,推進污水處理服務費形成市場化,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污泥處置業務的盈利能力有望受益。 | |
2020年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 |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單位應當安全處理污泥,保證處理后的污泥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污泥處理設施納入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和補償范圍應當覆蓋污泥處理成本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成本。 |
住建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 | 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設施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城市市政雨污管網混錯接改造更新取得顯著成效。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同時,各省市地方政府也根據自身特點相繼出臺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及規劃,旨在提高中國的污泥處理處置水平,促進行業向好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31個省市均已出臺污泥處理相關規劃目標。其中,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方面,31個省市基本要求達到國家層面規定的90%;在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理能力方面,浙江省規劃目標最高,要求達到7615噸/日。
中國31個省市污泥處理行業相關規劃目標
地區 | 規劃目標 |
北京市 | 到2020年,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10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95噸/日。 |
天津市 | 到2020年,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95%,增加污泥處置能力722噸/日 |
上海市 | 到2020年,全市污水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90%,形成以焚燒后綜合利用為主,深度脫水后衛生填埋為輔的格局,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590噸/日。 |
重慶市 | 到2020年,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90%,新擴建37個污泥處置點(中心),新增污泥處理能力2149噸/日。 |
黑龍江省 | 到2020年,市級城市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全部3成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90%,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以上城鎮建設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設施,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406噸/日。 |
吉林省 | 到2020年,市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建成污泥處置設施,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40噸/日。 |
遼寧省 | 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2712噸/日。 |
河北省 | 到2020年,各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2482噸/日。 |
河南省 | 到2020年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省轄市達到90%,其他市縣區達到6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426噸/日。 |
內蒙古 | 到2020年,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795噸/日 |
新疆 | 到2020年底,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等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建立污泥產生、運輸、儲存、處置全過程監管體系,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00噸/日。 |
西藏 | 到2020年年底,地(市)行署所在地城鎮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2噸/日。 |
青海省 | 到2020年,地級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開展西寧市、海東市等污泥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PPP項目。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74噸/日。 |
寧夏 | 5個地級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應手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87噸/日。 |
甘肅省 | 地級城市污泥無害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646噸/日。 |
海南省 | 污泥無害化處理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全省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置規模696噸/日。 |
山東省 | 地級城市污泥無害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禁止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人耕地。新塔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2500噸/日。 |
山西省 | 到2020年,全省所有縣城及城市建成污泥處置設施,11個設區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量率達到90%以上。污泥日處置能力達到982噸/日。 |
陜西省 | 到2020年底前,各設區市、韓城市及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處理處受能力4333噸/日。 |
四川省 | 2020年底前,各市(州)建成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力爭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79噸/日。 |
安徽省 | 到2020年底,設區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量率達到90%以上,縣城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60%以上,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096噸/日。 |
江西省 | 2020年底前設區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耕地,建設生活廢水處理污泥處理體系。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511噸/日。 |
江蘇省 | 2020年底前設區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全覆蓋,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700噸/日。 |
浙江省 | 到2020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5%以上,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設施實現全覆蓋,縣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7615噸/日。 |
福建省 | 各設區城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達到90%以上,禁止處理處理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1581噸/日。 |
湖北省 | 到2020年,各市(州)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3145噸/日。 |
湖南省 | 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要于2020年底前達到100%,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2821噸/日。 |
廣東省 | 地級以上城市,六河流域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量率應手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5353噸/日。 |
廣西省 | 2020年底前,各設區市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全區計劃新建污泥處置設施12個、擴建11個,共新增污泥處置規模1921噸/日。 |
貴州省 | 2020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設市城市及縣城污泥處理處置率達到80%以上,全省新增污泥處理處置能力1059噸/日。 |
云南省 | 設市城市和縣城污泥無害化處理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全省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規模918噸/日。 |
資料來源:各省市人民政府網站、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污泥處理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污泥脫水處理市場規模為58.06億元,2020年中國污泥脫水處理市場規模增長至122.34億元,2014年以來中國污泥脫水處理規模復合增速為13.23%。
2014-2020年污泥脫水處理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污泥產生量的不斷累積給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從污泥產生上看,一般是在處理污水時產生污泥。而中國污水分為工業和城鎮生活兩部分, 2014-2020年中國工業污水排放量基本維持在190億噸/年左右,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自510.3億噸增長至550.5億噸左右。
2014-2020年中國污水排放總量情況
資料來源:環保部、智研咨詢整理
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處理1萬噸生活污水可產生含水率80%的污泥5-8噸,處理1萬噸工業污水產生10-30噸污泥。分別按照6.5噸和20噸單位產出進行推算, 2014-2020年,中國污泥產生量維持在7000萬噸以上。
2014-2020年中國脫水污泥產生量測算圖
資料來源:環保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污泥脫水處理量為3648.8萬噸,其中機械脫水處理量為1572.6萬噸,能源干化及其他工藝處理量為2076.2萬噸。
2014-2020年中國污泥脫水處理量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據統計2014年中國干污泥產生量為813.4萬噸,2020年中國干污泥產生量達到1459.5萬噸,2014年以來中國干污泥產量復合增速為10.23%。
2014-2020年中國干污泥產生量情況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據統計2014年中國干污泥處置量為773.3萬噸,2020年中國干污泥處置量達到1394.6萬噸,2014年以來中國干污泥處置量復合增速為10.33%。
2014-2020年中國干污泥處置量統計
資料來源:住建部、智研咨詢整理
2020 年正值“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的減量化壓力劇增,同時,污泥的減害化、資源化處置也被當作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補短板、強弱項”的重難點之一。目前中國的城鎮污泥無害化處理率仍處于較低的水平,資源化利用更低。但以脫水后的干污泥計算,絕大部分的經過脫水的干污泥得到了較為有效的處置,資源化率利用水平總體上升,行業供需平衡總體穩定。
預計2021年中國污泥脫水市場規模134.83億元;2027年中國污泥脫水市場規模232.69億元。
2021-2027年中國污泥脫水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污泥脫水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污泥脫水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污泥脫水劑行業重點企業分析,中國污泥脫水劑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2025-2031年污泥脫水劑行業投資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