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成長潛力巨大的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等特征。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一、產業總體發展概況
隨著經濟全面走向復蘇,戰略性新興產業景氣指數發展勢頭進一步加速,已經全面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從全年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克服了巨大困難,取得較好經營業績,2020年營收水平低于2019年的企業僅占比12.1%;營收較2019年有明顯增加的企業占比37.8%;50.1%的企業營收基本持平。
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二、各行業概況
總體來看,2020年四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基本擺脫疫情帶來的不良影響,其中,新材料和高端裝備領漲,景氣值分別是153.8、154.5,較上一季度環比增加22.7%、21.6%;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也均表現出較好的回升勢頭,景氣值分別是147.1、143.4、141.8。
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分行業景氣指數及環比增速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另一方面,2020年四季度疫情反撲,景區、影院、文藝表演等大量線下消費場景受到較大打擊,導致數字創意產業景氣度仍舊較低,景氣指數103.3,遠低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景氣指數151.5。
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及數字創意行業景氣指數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在部分數字創意企業中,2020年四季度疫情對經營已基本沒有不良影響的企業占比39.3%;疫情給經營帶來的不良影響仍然較大的企業占比18.9%;遠高于總體企業中受到較大不良影響的比例13.2%。
2020年疫情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經營的影響情況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國際發展形勢
2020 年以來,我國企業56.3%的企業有海外業務受到國際政治形勢變化的影響,其中,19.5%的企業海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少,10.1%的企業人員交流往來受到限制,9.6%的企業在物流環節受到阻礙,還有7.2%的企業出口受到限制。
2020年海外政治形勢變化對于企業經營產生的最主要影響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政策建議
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規避產業發展風險,進一步催化已有良好趨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發揮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截至2020年,未來五年技術水平、人才等限制問題更應被重視,其中,企業在長期對技術水平因素的重視度位列第一,占比達到62.9%,遠高于其他因素。
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更加關注的制約因素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認為市場需求是當前乃至未來五年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制約因素,64.6%的企業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政策支持,營造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市場需求;62.9%的業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
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支持
資料來源:信產部、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但從長遠來看,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仍是長期趨勢,“十四五”時期我國同世界的經濟聯系將會更加緊密。建議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加快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推動經濟穩步增長政策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發展趨勢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地方新的增長動能、實現趕超進位和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紛紛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出臺重大支持政策。
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新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共十章,包含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新材料產業發展分析及預測,戰略性新興產業之——農業和生物育種產業發展分析及預測,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