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涉足醫療廢物處置的上市企業共有十余家,主要包括潤邦股份、東江環保、中國節能等。醫療廢物處置設備生產企業約有四十余家,主要生產回轉窯焚燒設備、熱解焚燒設備、高溫(蒸汽)滅菌設備、微波消毒設備等。醫療廢物運輸車輛均為改裝車輛,主要是在已定型汽車底盤或廂式貨車的基礎上,按《醫療廢物轉運車技術要求(試行)》有關規定進行改裝,生產企業約五十余家,主要分部在湖北、廣東、遼寧等地。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顯示: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近些年在產品供給數量、產品處理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截至2019年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供給量約為4.35萬臺,相比2018年的3.91萬臺,提升了11.24%。
2013-2019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供給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我國醫療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以及政府部門對醫療垃圾處理行業的重視,我國醫療垃圾處理設備行業產量將快速增長,按照大型城市建一至兩個處理廠、中等城市和縣級城市(鎮)建一個處理廠的要求考慮,全國將在近幾年內建設5000多套醫療廢物處理裝置,以每套處理裝置最低配備5~8臺垃圾處理設備計算,2019年我國醫療垃圾處理設備需求量約為4.03萬臺。
2011-2019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需求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自2003年起便開始施行危廢處置收費制度,此舉加快了危廢行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危險廢物處置的良性循環。針對我國工業危廢產量以及醫療垃圾產量排名靠前的省進行了危險廢物收費標準的調查,結果顯示,除劇毒性廢物,一般工業危廢依據來源及毒性,處置收費金額一般為1500元/噸~3000元/噸;醫療廢物處置收費金額為2000元/噸~3000元/噸。按照2700元/噸的價格計算:2019年我國醫療垃圾處理市場規模約為36.67億元。
2013-2019年我國醫療垃圾處理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據生態環境部統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達到了的4902.8噸/天,這一值基本可以視為2019年底我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據此計算,2019年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約為179萬噸/年。根據近幾年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增長相關資料以及全國大、中城市醫療廢物處置日均處置能力變化。
2014-2019年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動低碳循環、治污減排、監測監控等核心環保技術工藝、成套產品、裝備設備、材料藥劑研發與產業化,盡快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主導技術和產品。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等專業化服務。
醫療廢棄物裝備制造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包括:(1)以硬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技術領域發展進一步提速,成為產業重點。(2)傳統裝備制造業的數字化改造是重中之重,這決定著中國制造業的整體價值。(3)城市集群與產業集群融合化成為重要創新引擎。


2021-2027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1-2027年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醫療廢棄物處理設備行業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