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產銷量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重要指示五周年。煤炭行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煤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現代化煤炭經濟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我國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煤炭生產和消費比重一直占2/3以上,我國煤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8年我國原煤生產總量26.1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4.73%;2019年我國原煤生產總量27.2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4.21%。
2014-2019年中國原煤生產總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中國煤炭銷量相對比較穩定,除2016、2018年銷量跌落30億噸,其他年份均保持在31億噸以上。2019年中國煤炭銷量31.47億噸,其中: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銷量:萬噸16.46萬噸,占比超過50%。
2014-2019年中國煤炭銷量及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二、煤炭鐵路運輸現狀
1、煤炭鐵路運輸基本概況
受到“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特點制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具有以煤炭為主的典型特征,煤炭占國內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比重達到60%左右,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占有主體地位。同時,我國煤炭資源還具有“北多南少、西富東貧”的顯著特點,煤炭生產和供應主要集中在“三西”(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地區,占全國原煤產量的68%左右,而能源消費集中于經濟發達的華東和華南地區,占全國原煤消費的40%左右,因而煤炭生產和消費對運輸高度依賴,我國煤炭運輸形成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基本格局。
長期以來,鐵路一直是我國煤炭運輸的主要方式,鐵路承擔了約60%的煤炭運輸,包括鐵水聯運和鐵路直達2種方式。
我國煤炭運輸的主要方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煤炭作為鐵路貨運的最大單一品類,近年來占全國鐵路貨運量的比重持續增長,2000年以來,鐵路煤炭運輸經歷了快速增長(2000—2011年)、平穩調整(2012—2013年)、快速下滑(2014—2016年)和快速回升(2017—2018年)4個時期,對鐵路貨運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鐵路煤炭運量變化特征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煤炭運輸行業競爭現狀及市場規模預測報告》
2、鐵路煤炭發運量
中國煤炭的運輸方式主要是鐵路運輸,鐵路運輸方式分為標準軌和窄軌兩種,窄軌鐵路運輸一般多用于廠內或距煤礦距離較近的小規模熱源廠使用。標準軌鐵路運輸是廠外運輸的重要方式。它具有運量大、運距遠、速度快、不受氣候條件限制等特點。
我國鐵路煤運量一直占煤運總量的60%以上,煤炭運輸量占鐵路貨運總量的40%左右。2018年中國鐵路煤炭發運量153.65億噸,同比增長11.75%;2019年中國鐵路煤炭發運量155.74億噸,同比增長1.36%。
2014-2019年中國鐵路煤炭發運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中國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運量73.75億噸,同比增長1.33%;2019年中國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運量76.49億噸,同比增長3.72%。
2014-2019年中國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運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西南地區、西北地區、中南地區、華東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運量分別為2143萬噸、11260萬噸、4745萬噸、8087萬噸、3048萬噸、44410萬噸。
2014-2019年中國各地區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運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煤炭產業對我國工業產業及國民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鐵路運輸技術的發展,一些地方鐵路煤炭運輸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由于我國地方鐵路發展不均衡所致,一些地方鐵路煤炭運輸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其表現在鐵路干線不夠均衡、運輸效率不高。
2018年中國主要省市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實際運量11.38億噸,2019年中國主要省市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實際運量11.76億噸,比上年增加0.38億噸。
2014-2019年中國主要省市國有重點煤礦煤炭鐵路實際運量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煤炭鐵路日均裝車累計值
2019年中國煤炭鐵路日均裝車量比較穩定,最高是2019年1月31日,煤炭鐵路日均裝車量達到72286車/日均。
2016-2019年中國煤炭鐵路日均裝車累計值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煤炭鐵路運輸主要企業
我國煤炭資源區域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西多東少,而煤炭消費卻大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南方地區,尤以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集中。
這樣的產需逆向結構分布,促使了我國“北煤南運、西煤東調”格局的形成。因此中國煤礦煤炭鐵路運量較優秀的的企業,其中有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神華集團煤礦煤炭鐵路運量37643萬噸,中煤集團煤礦煤炭鐵路運量6316萬噸。
2019年中國中煤集團、神華集團煤礦煤炭鐵路運量情況
資料來源:企業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三、鐵路煤炭運輸發展趨勢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資。由于我國煤炭資源分布和產業布局的不平衡,使煤炭的運輸問題變得相當突出,運量大、運距長的煤炭運輸特點決定了鐵路的不可替代性地位,并已形成了“西煤東運,北煤南流”的基本格局。
根據預測分析,未來幾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將保持小幅增長,短期內我國煤炭運輸鐵水聯運、西煤東運的格局基本不會改變,同時在國家相關運輸政策的驅動下,鐵路煤炭運量將保持同步增長。
隨著我國煤炭產能向“三西”地區集中度的提高,以及運輸結構調整政策的持續推進,“三西”地區鐵路煤炭外運的需求呈增長態勢,對我國鐵路煤炭運輸能力也提出了新挑戰。 近來,鐵路在加強運力資源配置、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等舉措的出臺,使得我國的鐵路煤炭運輸系統越來越完善。長期來看,鐵路煤炭運輸需求將受到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的影響呈下降趨勢,鐵路煤炭運輸應從煤炭物流的視角出發,推廣先進煤炭物流技術裝備,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設,完善價格管理體系,加強從產地至終端各個環節的有效組織和銜接,提升鐵路煤炭物流服務水平。
鐵路煤炭運輸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2-2028年中國煤炭鐵路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煤炭鐵路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2-2028年煤炭鐵路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2022-2028年煤炭鐵路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煤炭鐵路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