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業是生產和輸送電能的工業,分為發電、輸電、配電和供電四個環節。可用于發電的一次能源分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
行業政策法規:
政策名稱 | 發布單位 | 發布日期 | 相關內容 |
《能源發展戰略 行 動 計 劃 (2014-2020 年)》 | 國務院 | 2014 年 6 月 7 日 | 從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利用、能源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發展的路徑,并提出一系列約束性指標。 |
《關于開展可再 生能源就近消納 試點的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15年10 月 8 日 | 明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的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率先開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 |
《可再生能源發 電全額保障性收 購管理辦法》 | 國家發改委 | 2016 年 3 月 24 日 | 對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進行全額保障收購。 |
《關于加強發電 企業許可監督管 理有關事項的通 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6年12 月 8 日 | 嚴格電力業務許可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充分發揮許可證在規范電力企業運營行為等方面的作用。 |
《關于印發 2018 年能源工作指導 意見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8 年 3 月 7 日 | 通知指出要穩步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強化風電、光伏發電投資監測預警機制,控制棄風、棄光嚴重地區新建規模,確保風電、光伏發電棄電量和棄電率實現“雙降”。 |
《關于進一步促 進發電權交易有 關工作的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18 年 4 月 27 日 | 鼓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規定、公平承擔社會責任的燃煤自備電廠通過市場化方式參與發電權交易,由清潔能源替代發電。 |
《打贏藍天保衛 戰三年行動計劃》 | 國務院 | 2018 年 6 月 27 日 | 明確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 15%;有序發展水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優化風能、太陽能開發布局等;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基本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 |
《關于積極推進 電力市場化交易 進一步完善交易 機制的通知》 | 國 家 發 改 委、國家能 源局 | 2018 年 7 月 19 日 | 通知明確為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支持電力用戶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發電企業開展市場化交易。抓緊建立清潔能源配額制,地方政府承擔配額制落實主體責任,電網企業承擔配額制實施的組織責任,參與市場的電力用戶與其他電力用戶均應按要求承擔配額的消納責任,履行清潔能源消納義務。 |
《關于積極推進 風電、光伏發電無 補貼平價上網有 關工作的通知》 | 國 家 發 改 委、國家能 源局 | 2019 年 1 月 7 日 | 明確了優化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投資環境,保障優先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鼓勵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通過綠證交易獲得合理收益補償等,進一步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
《關于建立健全 可再生能源電力 消納保障機制的 通知》 | 國 家 發 改 委、國家能 源局 | 2019 年 5 月 10 日 | 明確按省級行政區域對電力消費規定應達到的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各省級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門牽頭負責本省級行政區域的消納責任權重落實,電網企業承擔經營區消納責任權重實施的組織責任,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協同承擔消納責任。 |
《可再生能源電 價附加資金管理 辦法》 | 財政部、國 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 2020 年 1 月 20 日 | 財政部根據電網企業和省級相關部門申請以及本年度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情況,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向電網企業和省級財政部門撥付補助資金。其中,當年納入國家規模管理的新增項目足額兌付補助資金。納入補助目錄的存量項目,由電網企業依照項目類型、并網時間、技術水平和相關部門確定的原則等條件,確定目錄中項目的補助資金撥付順序并向社會公開。光伏扶貧、自然人分布式、參與綠色電力證書交易、自愿轉為平價項目等項目可優先兌付補助資金。其他存量項目由電網企業按照相同比例統一兌付。 |
《關于 2020 年風 電、光伏發電項目 建設有關事項的 通知》 | 國家能源局 | 2020 年 3 月 5 日 |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相關規劃、電網消納能力、監測預警要求等,合理安排新增核準(備案)項目規模,規范有序組織項目建設,并加強項目信息管理;及時測算論證2020 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消納能力并落實消納方案,做好電力送出工程建設銜接,合理安排項目并網時序;理性投資、防范投資風險,嚴格落實各項建設條件,有序組織項目開工建設,加強工程質量管控;加強對規 劃落實、消納能力論證、項目競爭配置、電網送出工程建設、項目并網消納等事項的監管。 |
《關于開展可再 生能源發電補貼 項目清單有關工 作的通知》 | 財政部、國 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 2020 年 3 月 13 日 | 通知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項目進入首批財政補貼目錄的條件。此前由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文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七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由電網企業對相關信息進行審核后,直接納入補貼清單。存量項目納入首批補貼清單需滿足條件:1、并網時間符合通知要求;2、符合國家能源主管部門要求, 按照規模管理的需納入年度建設規模管理范圍內;3、符合國家可再生能源價格政策,上網電價已獲得價格主管部門批復。 |
《國家發展改革 委關于 2020 年光 伏發電上網電價 政策有關事項的 通知》 | 國家發改委 | 2020 年 3 月 31 日 | 對集中式光伏發電繼續制定指導價;降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降低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符合國家光伏扶貧項目相關管理規定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含聯村電站)的上網電價保持不變。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開始轉型換擋,電力生產消費也呈現新常態特征,電力需求持續增加,電力結構不斷調整,清潔能源加快發展,能源結構繼續優化配置,同時“一帶一路”電力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處于持續穩定地構建中。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
水力發電行業的上游包括水電工程施工和水電設備制造行業。水電工程施工行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等特點,參與者主要為資金雄厚和技術水平高的大中型企業,行業集中度較高。水電行業的下游主要為電網公司,水電站發的電力通過電網公司供應到居民及企業等電力終端用戶。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的規定,水力發電實行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未來競價上網將成為電力行業的普遍趨勢,水電上網電價和電量將隨著電力供需形勢波動。
水利發電產業鏈構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未來競價上網將成為電力行業的普遍趨勢。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等相比,水電具有發電成本相對較低、發電相對穩定等優點,在市場化交易中具有明顯優勢。由于電力產品具有同質性,在售電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水電的價格優勢將更為明顯,上網電量有望增加。此外,特高壓建設提速將進一步提升水電整體消納能力和利用小時數。
2019 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 2,010.66GW,同比增長 5.8%,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 8.4 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 41.9%,比上年提高 1.1個百分點。分類型看,水電裝機容量 356.40GW,核電裝機容量 48.74GW,并網風電裝機容量 210.05GW,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 204.68GW。2019 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 101.54GW,同比減少 14.07GW,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新增總裝機的 62.8%。電力行業發電裝機綠色轉型持續推進,電源結構繼續優化,綠色比例上升,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進。
2011-2019年我國各類型發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比重:
類型 | 2019 年 | 2018 年 | 2017 年 | 2016 年 | 2015 年 | 2014 年 | 2013 年 | 2012 年 | 2011 年 |
火電 | 59.21% | 60.21% | 62.47% | 64.28% | 65.93% | 68.04% | 69.18% | 71.48% | 72.31% |
水電 | 17.73% | 18.56% | 19.36% | 20.12% | 20.95% | 22.25% | 22.30% | 21.75% | 21.93% |
風電 | 10.45% | 9.70% | 9.23% | 8.93% | 8.57% | 7.05% | 6.08% | 5.36% | 4.35% |
核電 | 2.42% | 2.35% | 2.02% | 2.04% | 1.78% | 1.47% | 1.17% | 1.10% | 1.18% |
太陽能 | 10.18% | 9.17% | 7.34% | 4.62% | 2.77% | 1.81% | 1.26% | 0.30% | 0.20% |
綠色裝機占比 | 40.78% | 39.78% | 37.95% | 35.72% | 34.07% | 32.58% | 30.81% | 28.50% | 27.66% |
資料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9 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 7.33 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4.7%。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量 2.39 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 32.6%、比上年提高 1.7 個百分點,同比增長 10.4%,高于火電發電量增速 8 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速自 2012 年起已連續 8 年領漲火電發電量的增速。綠色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 31.13%,比上年提高 1.54 個百分點,同比 2010 年提高了 11.95 個百分點。
此外,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新能源發電已成為內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寧夏、山西、江蘇、黑龍江、安徽、吉林等 14 個省份第二大發電類型。
2011-2019年我國各類型發電量占發電量比重:
類型 | 2019 年 | 2018 年 | 2017 年 | 2016 年 | 2015 年 | 2014 年 | 2013 年 | 2012 年 | 2011 年 |
火電 | 68.87% | 70.41% | 71.10% | 71.85% | 73.71% | 75.76% | 78.58% | 78.72% | 82.45% |
水電 | 17.77% | 17.61% | 18.51% | 19.51% | 19.39% | 18.66% | 16.61% | 17.16% | 14.12% |
核電 | 4.76% | 4.22% | 3.85% | 3.54% | 2.99% | 2.35% | 2.08% | 1.97% | 1.84% |
風電 | 5.54% | 5.23% | 4.72% | 4.00% | 3.23% | 2.81% | 2.57% | 2.07% | 1.57% |
太陽能 | 3.06% | 2.53% | 1.83% | 1.10% | 0.69% | 0.41% | 0.16% | 0.07% | 0.01% |
其他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1% | 0.01% | 0.01% | 0.00% |
綠色發電占比 | 31.13% | 29.59% | 28.91% | 28.15% | 26.29% | 24.24% | 21.41% | 21.27% | 17.54% |
資料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在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2016 年 11月 4 日生效的《巴黎協定》凸顯了世界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決心,我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2030 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 20%。同時《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目前我國電源結構仍以煤電為主,根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 2018》,2018 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14.3%,其中水電占比為 8.2%?!端姲l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 2020 年底,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 3.8 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 3.4 億千瓦,抽水蓄能 4000 萬千瓦,年發電量 1.25 萬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 3.75 億噸,在非化石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保持在 50%以上。


2021-2027年中國電力工業節能減排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電力工業節能減排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年中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監管政策解讀,2021-2027年中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前景規劃及投資潛力分析,2021-2027年中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