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海洋通信是指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在海洋環境中進行信息傳輸和通信的過程。目前,我國海洋通信系統包括海上無線通信、海洋衛星通信和岸基移動通信,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基本實現海洋全覆蓋的通信網絡。隨著海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海上活動的不斷增加,海洋通信的市場需求正在逐步增加。同時,政府對于海洋通信市場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如2024年5月,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發布《浙江省加快推進“寬帶海疆”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指出推動沿海海域移動網絡覆蓋、有序推進海洋生產作業區移動網絡覆蓋、優化沿海交通要道沿線移動網絡覆蓋等等。在該政策的作用下,我國海洋通信建設將進一步加速,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8億元,同比上漲5.6%。
相關上市企業:亨通光電(600487)、東方電纜(603606)、中天科技(600522)、中國船舶(600150)、長飛光纖(601869)、烽火通信(600498)、天孚通信(300394)、光迅科技(002281)、光庫科技(300620)、ST特信(000070)等。
相關企業: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華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烽火海洋網絡設備有限公司、中信海洋(舟山)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迪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騰遠智拓電子有限公司、北京達順威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兆越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海洋通信、衛星通信、光纖光纜、市場規模
一、海洋通信行業相關概述
海洋通信??是指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在海洋環境中進行信息傳輸和通信的過程。目前,我國海洋通信系統包括海上無線通信、海洋衛星通信和岸基移動通信,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基本實現海洋全覆蓋的通信網絡。其中,海上無線通信主要采用中/高頻和甚高頻通信實現近海、中遠海域的覆蓋,支持話音和窄帶數據傳輸,但傳輸質量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可靠性較低;海洋衛星通信是目前保障全球各類海洋活動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岸基移動通信主要依托陸上2G/3G/4G等移動通信網絡實現對近海30Km內的有效覆蓋,支持話音和寬帶數據傳輸。
20世紀以來,從電纜到光纜、有線到無線、從模擬到數字、從1G到5G,陸地通信進行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然而,在浩瀚的海洋上,由于海洋環境復雜多變、海上施工十分困難等原因,海洋通信的發展明顯滯后于陸地通信。具體來看,我國海洋通信行業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20世紀初至20世紀90年代,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這一時期我國海洋通信主要依賴于電纜和無線電報。隨著技術的進步,從電纜到光纜、從模擬到數字的轉變逐漸發生。1990年,中日海底光纜的建設標志著中國海底光纜通信的起步,該光纜連接中國上海和日本九州,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通信能力?。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海洋通信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94年,中國通過64K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第77個成員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海底光纜成為洲際通信的主要方式,承載了全球約99%的洲際通信數據流量。在這個階段,中國企業在海底光纜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如中英海底系統有限公司的成立和海纜船的使用,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二、海洋通信行業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海洋通信行業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主要包括光纖光纜、塑膠、五金結構件、電子元器件等。中游是指海洋通信行業,主要負責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以及海洋通信服務。下游是指海洋通信的主要服務領域,包括海洋運輸、油氣勘探開采、海洋環境監測、海洋漁業、海水養殖和海洋科考等,這些領域的需求將大大推動海洋通信行業發展。
?海洋通信設備中包含了大量的電子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等,這些元器件的質量和性能對通信設備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這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兩方面的驅動。一方面,隨著半導體技術、納米技術、封裝技術等領域的不斷創新和突破,電子元器件的性能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另一方面,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據統計,2023年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71760億元,同比增長15.1%。
光纖光纜是海洋通信中的關鍵傳輸介質,其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到通信的穩定性和傳輸速度。近年來,隨著國家網絡建設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光纜線路總長度逐年增加,光纜的生產數量也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26515.6萬芯千米增長至2022年的32262.3萬芯千米;2023年受運營商集采訂單延期,使得國內光纜企業產量普遍下降;2024年1-11月,中國光纜產量仍保持下降趨勢,同比下降18.7%至24519萬芯千米。可見,光纖整體需求表現出疲軟態勢。但從長期來看,市場需求仍有較大潛力。一方面運營商積極推進骨干網升級,中國移動實現首個400G全光骨干傳送網規模商用,中國電信表示將在今年完成400G高速全光網全國覆蓋,中國聯通也在積極進行400G實驗網驗證。另一方面,海外需求回暖,將帶動國內光纜產量增長。
海洋通信在保障航海安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海洋通信,船舶可以與其他船舶、海上救援機構和陸地進行及時、準確的通信,從而提高航海安全性?。近年來,我國海洋運輸行業保持平穩發展趨勢,2019-2023年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從139.5億噸增長至169.73億噸;2024年1-10月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45.1億噸,同比上漲3.4%。隨著海洋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對通信方面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進而推動海洋通信的發展。
海洋油氣勘探也是海洋通信的應用領域之一。在海洋油氣勘探過程中,需要實時傳輸大量的勘探數據,包括地質、地球物理、鉆井和測井數據等。這些數據需要快速、穩定地傳輸到地面控制中心,以便進行實時分析和決策?。同時,在勘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需要建立應急通信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傳遞信息,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可見通信對海洋油氣勘探的重要性。近年來,隨著能源需求的增長,傳統陸上油氣資源逐漸枯竭,深海油氣成為重要的接替資源。對此,我國不斷加強海洋油氣勘探,市場規模保持增長狀態。據統計,2023年,我國海洋油氣工程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98.78億元,同比增長30.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三、海洋通信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海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海上活動的不斷增加,海洋通信的市場需求正在逐步增加。同時,政府對于海洋通信市場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機遇。如2024年5月,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發布《浙江省加快推進“寬帶海疆”建設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指出推動沿海海域移動網絡覆蓋、有序推進海洋生產作業區移動網絡覆蓋、優化沿海交通要道沿線移動網絡覆蓋等等。在該政策的作用下,我國海洋通信建設將進一步加速,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8億元,同比上漲5.6%。
從細分市場來看,海洋衛星通信的通信距離較遠,可以實現全球海洋覆蓋,因此是我國海洋通信最大的細分產業,其市場占比高達77.49%;而海洋無線及移動通信占比相對較小,為22.51%。
四、海洋通信行業競爭格局
海洋通信主要特點為通信距離較長,容量大,預計運行壽命較長,不管是系統,還是低損耗光纖、海底光纜、中繼器、分支器、遠端供電設備等部件和設備,以及最后的施工和總包,都具有極高的技術和資質壁壘。而我國海洋通信行業起步較晚,早期主要被海外廠商壟斷,如法國阿爾卡特朗訊、美國泰科、德國NSW、日本NEC等,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國相關生產廠商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目前,行業內主要企業包括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鑫諾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等。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在通信和能源兩大領域為客戶創造價值,提供行業領先的光通信、海洋通信、智能電網、海洋能源等產品與解決方案。在通信業務領域,公司通過光棒技術的研發升級、全面整合海洋通信板塊、建設PEACE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和新加坡延伸段、收購全球領先的特種光纖生產商等,進一步強化了在通信行業的產業布局和競爭力。近年來,公司海洋能源與通信營業收入總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23年海洋能源與通信營業收入達到33.83億元,同比下降24.57%。2024年以來,在“新基建”“碳達峰、碳中和”等背景下,公司海洋通信產業穩步發展,相關業務也保持較快增長。
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陸地電纜、海底電纜系統核心供應商,擁有陸纜系統、海纜系統、海洋工程三大產品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擁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纜、陸纜,±535kV 及以下直流海纜、陸纜的系統研發生產能力,并涉及海底光電復合纜、海底光纜、智能電網用光復電纜、核電纜、軌道交通用電纜、防火電纜、通信電纜等等一系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安裝敷設及運維服務能力,提供深遠海臍帶纜和動態纜系統、超高壓電纜和海纜系統、智能配網電纜和工程線纜系統、海陸工程服務和運維系統四大解決方案。從營業收入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99億元,同比上升25.22%,歸母凈利潤9.32億元,同比上升13.41%。
五、海洋通信行業發展趨勢
海洋通信是連接全球信息網絡的關鍵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增加,海洋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和帶寬需求持續增長。目前,海底光纜技術正向著更深、更遠、更大的容量方向發展,而衛星通信技術通過高通量衛星和低軌衛星星座的部署,提供了更廣覆蓋和更低延遲的服務。未來,海洋通信將更加注重網絡的韌性和智能化。通過構建冗余路徑和備份系統,增強網絡的抗災能力和數據安全性,確保在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下的連通性。智能化將通過集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實現網絡的自我優化和故障預測,提升服務質量。此外,水下聲波通信技術的突破,將促進深海探測和海洋科學研究的發展,為人類了解和利用海洋資源開辟新途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海洋通信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發展規模預測報告》共十章,包含互聯網對海洋通信行業的影響分析,海洋通信企業市場營銷策略探討,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