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發展環境:新技術與行業不斷融合,推動下游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近幾年,我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傳統的電子計算機產業的發展。2月27日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表明推動下游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統合。借此,政府引導計算機市場加快速度運用新技術。2023年4月23日,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IPv6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廣闊的地址空間,減少路由器的復雜性,提高網絡性能,改善多媒體服務,提高網絡安全性等。政府推動IPv6技術不斷發展,將加強新型信息技術設施建設,推進下一代互聯網升級演進,推動電子計算機高效、安全、多功能方向發展,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二、發展現狀:需求不及預期,產量下滑明顯
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制造基地,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計算機產量同比下降20.36%至26373萬臺,受到消費者和商業部分需求疲軟、IT預算下調和宏觀經濟環境下行影響,導致2023年電腦出貨量下滑,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產量迅速作出調整。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計算機產區主要以廣東、重慶、四川為主,其中廣東電子計算機產量為5924萬臺,占比為22.46%;重慶產量為5647萬臺,占比為21.41%;四川產量為4928萬臺,占比為18.68%。
三、企業動態:個人計算機處于降庫存階段,企業預計已觸底回升
2023年前三個季度,各企業一直處于消化庫存狀態。疫情期間由于供應短缺,所有渠道囤貨加劇,導致庫存高企現象。步入2023年,面對市場需求不理想,各企業加大出貨力度,并尋找新的盈利增長機會。宏碁目前已經與CPU廠商展開合作,預計把AIGC或其他AI應用導入到終端設備上,相關AI筆記本方案會在2024年-2025年陸續推出;惠普電腦CEO Enrique Lores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發支持AI能力的PC,稱當前正與所有關鍵軟件服務商和芯片供應商合作,將重新設計PC的架構。為了應對市場需求不理想,各企業開始進行生成式人工智能PC研發項目,進一步激活市場用戶群體,帶給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以及硬件的升級,給PC端市場帶來更深刻的洗禮。
四、發展趨勢:新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擴大電子計算機應用領域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僅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還使得信息更加易于共享和應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隨著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傳輸速度和覆蓋范圍得到了大幅提升。電子計算機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解釋數據,并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未來,電子計算機將在醫療、金融、工業制造、軍事、生物等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且未來計算機將更加智能和自適應,能夠更好地與人交互和合作。增強現實技術將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直觀和沉浸式的體驗,這將影響教育、娛樂、設計等領域。未來,人機接口和增強現實技術有望改變人們與計算機的互動方式,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電子計算機、需求、智能化、數字化
一、發展環境:新技術與行業不斷融合,推動下游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電子計算機(簡稱電腦),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能夠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高速數值運算和邏輯判斷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其內部被傳送、存儲和運算的信息都是以電信號形式表示的2進制數字。電子計算機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所組成。硬件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器、輔助存儲器和其他外部設備;軟件系統包括系統軟件、支撐軟件、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等。電子計算機可以分為桌面計算機、網絡服務器、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嵌入式電腦。其下游領域涉及個人消費者、工業制造、航空、軍用、生物等領域。
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其發展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政府針對電子計算機印發的相關政策包括引導電子計算機運用新技術,推動下游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減少兒童對電腦等產品使用,推動電信網絡運行安全;擴大電子產品銷售,促進行業發展。
近幾年,我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傳統的電子計算機產業的發展。2月27日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表明推動下游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統合。借此,政府引導計算機市場加快速度運用新技術。2023年4月23日,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IPv6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廣闊的地址空間,減少路由器的復雜性,提高網絡性能,改善多媒體服務,提高網絡安全性等。政府推動IPv6技術不斷發展,將加強新型信息技術設施建設,推進下一代互聯網升級演進,推動電子計算機高效、安全、多功能方向發展,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健康安全方面,政府強調嚴控嬰幼兒、幼兒使用電子產品,并防范化解網絡運行中各環節風險隱患,堅決遏制重大事故發生。政府強調2023-2024年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加強技術和產品形態創新,加速推動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來提振電腦等傳統電子消費。同時不斷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大力支持電子產品下鄉,促進電腦等電子產品消費持續恢復。
二、發展現狀:需求不及預期,產量下滑明顯
以電腦上游端軟件業務來說,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呈現蓬勃增長走勢。2018年-2022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從61909億元增長至108126億元。截至2023年9月,中國前三季度軟件業務累計收入同比增長13.5%至87610億元,其增長勢頭仍然強勁。分地區來看,軟件業務收入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2023年前三季度軟件業務市場主要以北京、廣東、江蘇三地區占領大半市場。其中北京軟件收入為18962億元,占比為21.64%;廣東軟件收入為14885億元,占比為16.99%;江蘇軟件收入為10182億元,占比為11.62%。軟件行業技術不斷升級,推動軟件業務收入不斷創下新高,推動電子計算機軟件向高水平不斷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制造基地,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計算機產量同比下降20.36%至26373萬臺,受到消費者和商業部分需求疲軟、IT預算下調和宏觀經濟環境下行影響,導致2023年電腦出貨量下滑,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產量迅速作出調整。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計算機產區主要以廣東、重慶、四川為主,其中廣東電子計算機產量為5924萬臺,占比為22.46%;重慶產量為5647萬臺,占比為21.41%;四川產量為4928萬臺,占比為18.68%。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電腦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三、企業動態:個人計算機處于降庫存階段,企業預計已觸底回升
針對個人計算機來說,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聯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碩、宏碁等企業中。根據Gartner咨詢公司調查數據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8.95%至6428萬臺,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連續八個季度下滑。其中,聯想出貨量同比下降4.38%至1615萬臺;惠普出貨量同比增長6.45%至1353萬臺;戴爾出貨量同比下降14.14%至1032萬臺,蘋果出貨量同比下降24.18%至627萬臺,華碩出貨量同比下降11.43%至488萬臺等。其中惠普逆勢增長,出貨量是唯一同比增加的;而蘋果出貨量下降速度是各企業中最快的;整體來說,雖然聯想出貨量連續出現下滑,但其降幅控制在個位數內,且聯想以25.12%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出貨量第一?;萜帐俏ㄒ灰患覍崿F同比增長的供應商,所有地區出貨量均有所增加。戴爾下游受到需求疲軟,出貨量遭受打擊,其出貨量連續第六個季度下降。蘋果在2022第三季度由于政治問題緩解,出貨量大幅增加,2023年第三季度,激情消費已過,出貨量回歸。
2023年前三個季度,各企業一直處于消化庫存狀態。疫情期間由于供應短缺,所有渠道囤貨加劇,導致庫存高企現象。步入2023年,面對市場需求不理想,各企業加大出貨力度,并尋找新的盈利增長機會。宏碁目前已經與CPU廠商展開合作,預計把AIGC或其他AI應用導入到終端設備上,相關AI筆記本方案會在2024年-2025年陸續推出;惠普電腦CEO Enrique Lores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發支持AI能力的PC,稱當前正與所有關鍵軟件服務商和芯片供應商合作,將重新設計PC的架構。為了應對市場需求不理想,各企業開始進行生成式人工智能PC研發項目,進一步激活市場用戶群體,帶給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以及硬件的升級,給PC端市場帶來更深刻的洗禮。
四、發展趨勢:新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擴大電子計算機應用領域
1、新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增強電子計算機計算能力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僅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還使得信息更加易于共享和應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隨著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傳輸速度和覆蓋范圍得到了大幅提升。電子計算機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解釋數據,并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未來,電子計算機將在醫療、金融、工業制造、軍事、生物等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且未來計算機將更加智能和自適應,能夠更好地與人交互和合作。增強現實技術將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直觀和沉浸式的體驗,這將影響教育、娛樂、設計等領域。未來,人機接口和增強現實技術有望改變人們與計算機的互動方式,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2、云計算更好地支持物聯網和邊緣設備需求,快速靈活部署和服務各行各業
云計算已經成為許多組織和企業的首選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并實現資源的共享和靈活性。未來,云計算將進一步發展為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以更好地支持物聯網和邊緣設備的需求。同時,隨著數據隱私和安全的重要性不斷增加,未來云計算也將注重數據的隱私保護和安全性。而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能夠更快的響應速度、更快的帶寬,以及更靈活的部署和服務。在汽車領域,邊緣計算則讓自動駕駛汽車更快速地處理數據成為可能。
3、量子計算機有望實現突破性的進展,為探索生物、科學等領域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進行計算,可以在處理大規模復雜問題時提供巨大的計算能力。雖然目前量子算機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但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研究和改進量子比特的穩定性和計算機的可擴展性。未來,量子計算機有望在優化問題、密碼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取得突破。量子計算機若運用在生物領域,將為醫學、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研究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工具,人機接口和增強現實技術將進一步得到發展和融合。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電腦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電腦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腦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電腦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分析,2025-2031年電腦行業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