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亦稱“外國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從太原海關傳來消息,2021年1月到5月,山西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04.6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110.3%,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截至2021年5月底,山西省出口561.1億元,增長125.8%;進口343.5億元,增長89%;貿易順差217.6億元,增長225.9%。同期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增長28.2%。
2021年前5個月,加工貿易為山西省主要貿易方式且成倍增長180.2%,占全省外貿總值的64.4%。一般貿易迅速增長37.5%,占全省外貿總值的31.4%。保稅物流方式進口持續增長126.7%,占全省外貿總值的3.6%。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19.7億元,增長146%,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7.4%。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35.5%,占全省外貿總值的26.6%,比上年同期提升2.9個百分點。
山西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成倍增長,與主要貿易伙伴美國、日本、東盟、金磚國家、歐盟進出口大幅增長。全省各市中有7個市進出口實現增長,8個市出口實現增長。
在山西省的外貿產品中,手機出口快速增長且占比超六成,集成電路零件、手機零件(天線除外)、太陽能電池、防疫手套等出口增長迅猛,醫藥材及藥品出口增長39%,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增長914.6%,農產品出口增長20.7%,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增長132.1%。出口煤數量和貨值分別增加486.7%和增長472.5%,出口焦炭數量和貨值分別增加77%和增長83.3%。富士康和太鋼進出口合計占山西省外貿總值的67.1%。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共九章,包含對外貿易摩擦風險分析及對策,外貿行業環境風險分析,外貿行業信貸投資方向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