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2281
20000
15
科學家揭示調控人類肝細胞命運的關鍵通路
肝臟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這是因為多種重要生理功能均由肝臟執行,如分解血液毒素、代謝存儲、脂質/糖代謝及分泌血清蛋白等。肝細胞是執行生理功能的重要細胞類型,盡管有多項以單細胞轉錄組為工具的研究對成年肝臟細胞分子圖譜進行了細致繪制,然而,我們對胚胎發育過程中肝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作用機制尚不明晰。
我國科學家揭示神經病理性疼痛新機制
神經病理性疼痛是一種難治性疾病,涉及通路中的蛋白質合成。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機制靶點是蛋白質翻譯的主要調節器,但其在神經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機制仍不明確。
科學家發現NLRP3炎癥小體活化調控的新機制
NOD樣受體蛋白3(NLRP3)炎癥小體是宿主先天免疫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可以識別多種病原微生物和應激相關內源性信號分子,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其功能缺陷可導致炎性相關疾病、癌癥、代謝紊亂等疾病的發生發展。
我國科學家揭示膠質母細胞瘤中腫瘤與微環境自然協同演化過程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預后極差,超過90%的GBM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會快速復發,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我國科學家發現運動對糖尿病心肌病的保護作用機制
近期,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現,通過跑步機運動顯著誘導心肌細胞中的輔助受體KLB(β-klotho)表達,從而在運動干預下使心臟成為 FGF21 的直接靶器官。該團隊還證實FGF21-SIRT3 軸通過保持線粒體完整性介導運動對 DCM 的保護作用。
自動液相乘法合成復雜聚糖到1080糖
近日,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Nature Synthesi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utomated solution-phase multiplicative synthesis of complex glycans up to a 1,080-mer”的研究論文,報道了關于糖類化合物自
科學家揭示促進腸道炎癥的環境因素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經確定了與炎癥性腸病有關的風險位點。工業化國家炎癥性腸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長,遷入疾病高發區的移民患病風險增加,表明環境因素也是決定炎癥性腸病易感性和患病程度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系統的調查平臺,與炎癥性腸病相關的環境因素及影響疾病的機制研究一直未深入開展。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揭示促進腸道炎癥的環境因素。
我國科學家在環二鳥苷酸及其類似物的體內遞送及腫瘤免疫作用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核酸是一類能夠貯存遺傳信息的重要生物分子,其自身及所編碼的功能蛋白參與許多生命過程。用以調控基因水平生理過程及疾病治療的多種功能寡核苷酸是當前的研究熱點。
科學家揭示一項由人工智能增強的心房顫動篩查非隨機干預試驗
以往的心房顫動篩查試驗表明,傳統的篩查方法漏診率較高,需要提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檢測方法。美國梅奧診所研究團隊評估了人工智能算法增強的靶向篩查心房顫動方法在識別房顫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