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間,《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迎來總決賽之夜,多個熱門話題、多位重磅嘉賓,讓這檔綜藝節目賺足了眼球。10期以來,靠著犀利的金句和持續的話題度,《脫口秀大會》熱鬧“出圈”,但在關注度的背后,制作公司笑果文化的困境并沒有結束。
從收官之夜一直到第二天下午,《脫口秀大會》熱度不減。6位選手的輪番上臺比拼帶動多個熱門話題的同時,演員沈騰、徐崢以及錘子科技CEO羅永浩等多位嘉賓組成的陣容,也吸睛無數。
微博顯示,自總決賽上演后,包括“脫口秀大會總決賽”“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脫口秀大會最不重要的頒獎禮”在內的話題便開始霸占熱門話題榜,其中,“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的閱讀量已達到4億,討論量也實現11.2萬。
而據貓眼專業版顯示,《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也在9月24日上升至當日貓眼全網熱度榜綜藝類的第二位,截至16時,熱度仍然高居不下,同時該季節目的歷史最高熱度值也已超過上一季節目。無論是老將的繼續陪跑,還是黑馬的大出風頭,從整體關注度來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效果的確表現不俗。
洶涌的后浪
新人占據微博粉絲增量前列
王勉沒想到,一把吉他陪伴他斬獲了第三季冠軍。剛開始時,很少有人在意這個長相清秀的男孩,唯有熟悉《脫口秀大會》系列的觀眾,才對他有些了解,實際上前兩季的大會,他都曾經出場,但存在感不高,他自己自嘲說:“我參加過每一季《脫口秀大會》,第一季唱片頭曲,第二季唱片尾曲。”還因此被李誕調侃為“是個樂器”。可到了第三季,他獨自抱著一把吉他登臺,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從互聯網的“飯圈亂象”,到茶水間的“塑料同事”,再到調侃剪發失敗,他搜集著生活中的一處處小怨念,把他們寫成歌,譜成曲,一路彈著唱著吐槽著一路通關。
楊笠用了5分鐘時間,調侃男人的謎之自信,結果現場“炸了”,4位領笑員中1位女性3位男性,都為她爆了燈。更沒想到,一句“為什么男人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經過互聯網的“病毒式傳播”,引發了大規模站隊,網上有人說她為女性解了氣,也有人給她打上了“攻擊男性”的標簽。
第一次接觸脫口秀并拿下第五名的“北大網紅”李雪琴,也沒想到自己能走這么遠。節目第一期突圍賽,50位演員車輪戰,只有一半能晉級。李雪琴當時與全職脫口秀演員趙有成PK,被淘汰了,李誕“復活”了她。這一復活她就一路沖進了決賽。被她斬落馬下的許多選手都是全職脫口秀演員,而且又有豐富的線下演出經驗,而李雪琴,在第一期之前,從沒上臺講過脫口秀。北大精英李雪陽轉型為網紅李雪琴,又迅速變身成脫口秀達人的故事足夠傳奇,可當她又喪又快樂地講述這個故事時,觀眾被逗笑了也被觸動了。
“我盯著鏡子里我的頭發,理發師盯著他的手藝,我們倆都沒有說話……但這時我們倆腦海里都飄過同樣一句話,就是:這也不能全賴他。”“假設說讓李現剪個頭發,不好看,那理發師全責;假設說讓李誕剪個頭發,不好看,那李誕全責。”山東小伙何廣智因為“地鐵座位的繼承規則”、“丑男燙頭”等段子被網友冊封為“地鐵戰神”,他的表演技巧性不高,他說的事卻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如此廣泛地接地氣是他跟其他脫口秀演員不一樣的地方。
《脫口秀大會3》的新人有多強,半決賽入圍名單10強中,這一季的新人占了6位,而本季的六強,李雪琴、楊蒙恩純新人,王勉、楊笠是“半新人”,即便是呼蘭,他的脫口秀從業年限也僅有3年,唯有王建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元老,本季的選手構成完全可以用“后浪滾滾而來”而形容。
另外,根據數據顯示,節目開播前后微博粉絲增量前五的選手中,三朝元老的龐博粉絲增長最多,其他四人分別是,“北大網紅”李雪琴、金句頻出的楊蒙恩、以女性話題出圈的楊笠和憑借音樂脫口秀形式奪冠的王勉。
女性選手的集中爆發則是《脫口秀大會3》的另一個亮點。根據藝恩數據顯示,在閱讀量前10的選手相關微博話題中,女性脫口秀演員的占比高達80%。“李雪琴才華”“儲殷吐槽楊笠觀點”“楊笠可能是從未來返回的逆行人”、“雙胞胎姐妹顏怡顏悅”等話題都達到了破圈的效果。“李雪琴王建國好甜”的話題單條閱讀量近5億,在此之前誰能想到脫口秀CP也有人嗑?“其實這一季我得到了太多受之有愧的夸獎,一開始我還問我老板是不是他干的,把奔馳賣了全買通稿了,他說你想得美,你燒那么老大個窟窿能賣給誰?”李雪琴的調侃也許代說中了這些脫口秀新人的心聲。
老兵不死
“老人”與年輕人競爭一個機會
對比前兩季《脫口秀大會》的決賽人選,“頭部”人選重合率居然高達80%。照此趨勢,第三季可能更像“老友記”,熟悉的味道但缺少點新鮮感。
第三季《脫口秀大會》一開局,節目組的“求生欲”、“求新求變”肉眼可見,1/2生存戰、50進25、搶麥突圍賽、選手自選對手和選題、強PK,從一開始就給本季定下了競爭慘烈、六親不認的基調。
在“折磨”老脫口秀演員這一點上,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毫不手軟。王建國、龐博、程璐、呼蘭、ROCK、思文這些早已成名的老兵,根本沒有任何特權,得不斷回到起跑線,和來勢洶洶的新鮮血液同臺較量。PK的結果出人意料:楊蒙恩作為“新線下之王”,拿了兩次爆梗王;HOUSE初次登場,就淘汰了“脫口秀太后”思文;何廣智線下基礎穩固,視角和切入點也頗為寫實,燙個頭都能讓人笑得前仰后合;李雪琴被領笑員和網友們奉為脫口秀界的“天才少女”……
觀眾不笑、慘遭淘汰讓王建國瞬間崩潰,他說“在脫口秀這個行業里,屬于我的時代并沒有結束,因為我的時代就沒來過”;一直被稱作奪冠熱門的呼蘭屢屢被評價表現沒有之前亮眼,“我們這些老人在努力競爭一個和年輕人競技的機會……老兵不死,他們只會自相殘殺”,道破了老選手的悲壯。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對于脫口秀的前浪們,這句話也許有點悲涼,但新血的不斷注入才能讓這個行業呈現出勃勃的生氣。其實,殘酷的PK只是《脫口秀大會3》設定的游戲規則而已,作為行業存在的脫口秀仍然小眾而且新鮮,遠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無論前浪還是后浪,大家只不過是通力合作做大做強整個行業,同時,他們也在不斷重啟自己,為觀眾提供更多的歡樂。
即便在掌聲中高調收官,但在《脫口秀大會》背后,制作公司笑果文化的危機仍然沒有解除。今年以來,笑果文化的路走得頗為坎坷,在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第一期,脫口秀演員李誕曾自嘲,“這個節目居然還在,這個公司居然也還在”。
脫口秀最關鍵是要讓大家笑,但這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包括段子和包袱的安排、演出節奏的把握在內,多個方面都會影響內容創作。而內容創作也是喜劇公司立足于市場的根本所在,有了更為優質的內容,就能進一步收獲市場和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