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壓力下裁員的公司不在少數,但麥當勞卻意外地來了一波“反向操作”。
今天,麥當勞中國在一年一度的“麥麥全席”上宣布,在2020年至2022年,投資超過1億元實施“青年無限量”人才培養計劃。具體來說,麥當勞將和全國逾100所職業院校合作,通過教育部在全國推行的“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幫助超過10000名年輕人提升就業能力,在畢業后走上職業發展道路。
另外,小食代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伴隨著新店擴張,2020年,麥當勞計劃招聘18萬名員工。會后,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等該公司高管與小食代等進一步交流,談及了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的思路,還透露了今年的開店計劃,以及后疫情時期的業務調整等。
下面,請看小食代在現場發回來的消息。
1億投入“現代學徒制”
“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無論是在座的老師或者學生,無論是大公司里的職員,或者是自己創業的老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疫情后,穩定就業、擴大就業一直備受全社會的關注。”麥當勞中國董事會主席張懿宸在發布會上說。
他表示,2020年,麥當勞計劃招聘18萬名員工來支持業務的發展。
“我們在中國內地經營的3500家餐廳,背后是3500位餐廳總經理,管理每年上千萬的生意。在加入麥當勞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一張白紙的年輕人,完全沒有工作經驗。”張懿宸說,但通過麥當勞“系統性的訓練體系”,他們都得到了成長。
現在,這家快餐巨頭打算牽手職業院校,在未來三年內,投入1億元加碼一種培養人才的新模式:現代學徒制。
具體如何操作呢?小食代了解到,首先,是“招生招工一體化”。也就是說,麥當勞將參與到院校招生面試環節,學生加入后獲得雙重身份,在注冊為在校生的同時,以員工身份接受麥當勞的培訓,最快在畢業時就可以獲得麥當勞餐廳總經理的聘書。
第二,課程量身定制。麥當勞的“漢堡大學”為學徒們定制近100周的課程與訓練方案,涵蓋多種餐廳運營知識,以及溝通合作、領導力提升等技能。
第三,“3+2”培養模式,學徒3天在餐廳、2天在學校。第四,雙導師制,即每一位學徒都擁有兩位導師,除了學校的老師,還有來自麥當勞的管理人員。
很顯然,這一模式將學生所學技能與企業的需求在“實戰”中更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不僅有利于企業吸納滿足其所需的人才,也有助于提高院校學生的就業技能。
事實上,麥當勞的“現代學徒制”自三年前起已經小范圍試行。
小食代了解到,2017年,這家餐飲巨頭在四川、浙江、深圳和上海率先開辦了12個現代學徒班,培養超過300名學員。據悉,今年6月首批畢業的學徒已全部順利就業。其中,40%進入麥當勞工作,“而且都拿到了相應管理崗位的工作機會”。
麥當勞向四位首批畢業生代表贈送“出師證”和金碗,并向未來學徒發出邀請
“目前,麥當勞已與全國超過40所院校達成意向,合作‘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并將于未來兩年把規模擴大至逾100所院校。”該公司表示,2019年,其已投入了近3億元用于人員發展及培訓,主要對象為青年人才。
料今年開430家新店
在大舉網羅人才的背后,是麥當勞中國餐廳網絡的持續高速擴張。
“我們預計今年全年大概新增430家左右。”張家茵今天告訴小食代,麥當勞此前宣布的計劃到2022年底門店數量增加至4500家的目標沒有改變,“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會加速,因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遠增長是非常有信心的。”
她向小食代表示,在區域布局上,今年麥當勞超過50%的新店會開設于低線城市,而在門店樣式上則會偏向面積較大的餐廳。
“在三四線城市,我們一般會優先布局家庭旗艦餐廳,因為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顧客可能是第一次接觸麥當勞,我們希望可以提供最好的麥當勞產品和用餐體驗。”她說,麥當勞開設在一線城市的大部分門店面積在250平方米左右,相對來講會比較小。
另一方面,麥當勞也在加碼小型餐廳的模式。張家茵提到,麥當勞正在測試“更加方便顧客打包帶走食物”的服務模式,“在我們測試成功之后,你可以看到我們在這方面會有更多的舉措。”
“得來速餐廳也是麥當勞的一個特色,我們現在全國有超過400家的得來速(即汽車餐廳),這也是我們正在快速開發的一個方向。”她說。
張家茵表示,就整體開店策略而言,麥當勞希望先滿足一個城市的消費需求,再擴張下一個城市。
“就是說,我希望在經濟效益做出來之后,再去打下一個城市。我們的考慮一個是資源分配的優勢,第二個是品牌效應的優勢。如果門店滲透率不夠的話,就很難做到這些優勢。”她說。
目前,中國是麥當勞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我們每年都有400多家新店要開,因此有大量的工作機會提供給年輕人們。”麥當勞中國首席人員官王艷偉告訴小食代,
如今,麥當勞中國95后員工已占員工總數的60%以上。
如果進展順利,到2022年,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餐廳數量將從現在的3500多家增加到4500家。這意味著,為了支撐這一發展速度,到2022年,麥當勞大約需要新增超過1700名餐廳總經理。可以預見,“現代學徒制”也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
后疫情時期
現在來看,顯然,今年的疫情并沒有令麥當勞停下門店擴張和增員的步伐。
“麥當勞的業務現在還在健康恢復當中。總體來說,就是一天比一天好,所以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我們也非常期待國慶假期會有更多的人在國內旅游,帶動一下我們整體的零售餐飲服務業。” 張家茵今天告訴小食代。
不過,因應疫情帶來的消費變化,麥當勞也最新調整了其業務策略。
例如,在產品上主打“超值”牌。“我們做調研的時候可以發現,大家都覺得錢包里面的錢少了。”張家茵說,因此,麥當勞認為今年需要更多側重于推出強調性價比的產品。
同時,麥當勞還在加碼外帶外送服務。“我們堂食以外的外帶、外送服務,今年的增長非常高。”張家茵說,今年,麥當勞也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外送的優惠。據透露,今年麥當勞不斷增加外送餐廳,現在超過90%的麥當勞餐廳都可以提供外送服務。
另外,在菜單創新上,“植物肉”的概念無疑也今年備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在被問及麥當勞對于這一潮流的最新想法時,張家茵今天回應稱,麥當勞已和Beyond Meat(中文名:別樣肉客)合作,在全球多個市場進行了測試。“在中國市場的話,我們是有興趣去做測試的,我們會在準備好的時候告訴大家。”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