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華為手機漲價了。據鳳凰WEEKLY財經報道,自8月中旬至9月初,華為手機大部分機型上漲了200元左右,甚至一天內價格接連上漲兩次。8月中旬華為露出漲價“苗頭”時,市場上有人囤了約1000萬元的手機,預計兩個星期可賺300萬元。
據《證券時報》援引華為產業鏈消息,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后續華為可能從高端手機 “降維”至汽車、OLED屏驅動等。同時還將用軟件、手機周邊產品補洞。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后,臺積電、高通、三星以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給華為供貨,甚至連索尼也停止向華為供應手機相機CMOS傳感器。
華為無法從原代工企業獲得5nm和7nm制程的芯片,以手機為核心的消費者業務將受到嚴重影響。華為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消費者業務收入為2558億元,規模大于運營商業務(1596億元)和企業業務(363億元)。
截至2020年一季度,華為是中國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IDC數據顯示其市占率達42.6%。在全球市場方面,華為在Canalys和Counterpoint二季度的榜單中分別排名全球第一和全球第二,出貨量和三星相當。
無“芯”可用之下,已有消息稱華為在近期削減了30%的Mate 40系列零件訂單。未來華為釋放出的市場空間,將大概率被小米、vivo、OPPO等其他手機公司搶食。浦銀國際分析師在8月中旬預計,在“華為完全無法出貨手機”的悲觀情景下,中國品牌將會拿下70%的市場空間。
9月2日,《科創板日報》報道稱OPPO正在向供應鏈加單,下半年將增至8500萬至1億部,環比上半年增長近1倍。此前,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小米也向供應鏈下單加量較多。
據Canalys發布的今年二季度歐洲手機市場報告,小米當季出貨同比增長65%,市場份額達17%,在歐洲市場上已超越華為(同比下滑17%)。
為了盡可能降低禁令的影響,華為在最近幾個月加緊備貨。華為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華為的存貨投入資金達1803.9億元。據一位IC設計從業者9月10日透露,華為已包專機前往臺灣,在14日前運回了麒麟及相關芯片。
事實上,在2019年受到美方管制后,華為即開始增加庫存。當年華為存貨為1672.08億元,同比增長73.46%。
那么,華為目前的庫存能支持多久?9月17日,一位芯片業內人士在微博爆料稱,麒麟9000芯片備貨量大概在880萬顆左右。此前據業內人士透露,麒麟9000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大約夠用半年。
國泰君安分析師指出,華為在關鍵原材料尚有不同程度存貨,且部分器件已實現基礎替代,預計在控制出貨節奏的情況下,短期1-2年內整體業務破壞性影響不會特別明顯。


2025-2031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發展規模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手機行業營銷渠道分析,手機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手機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