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輸血”。最近,五芳齋、張小泉等老字號企業正排隊遞交上市申請。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通過上市證券化,一方面老字號企業可以實行價值增值;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上市獲得低成本資金來發展。”
目前,A股市場里的老字號上市公司將近50家,主要集中在白酒、中醫藥、餐飲、調味品等領域。而場外,還有一批老字號在積極申請A股市場的“入場券”。上市是一種融資創新,是一種二次創業、二次發展的機會。上市可以為老字號吸納更多資金,拓寬發展的空間,提供更多發展機遇。然而,上市并不等于贏得市場。
其實,老字號更應該讓其經營管理理念“上市”,積極對接現代管理理念,對接現代營銷方式,對接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同時,老字號應在產品創新上練好內功,不斷打造消費者喜愛的新產品。
對于老字號而言,順利上市并非終點,而是開始,如果不能繼續保持盈利,隨時有可能被市場淘汰出局。老字號與資本市場碰撞需要定力,當龐大的資金涌來,企業應該利用這種機會不斷革新產品,將其當成“二次創業”的啟動資金,做大做強主業,而不是一門心思從投資者手里“圈錢”。揆諸現實,有些老字號在上市之后也沒能煥發第二春,反而遭遇“第二困”,經營狀況持續下滑。2020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的162歲的天津“狗不理”黯然退市摘牌。
老字號入市被譽為老字號的“二次創業”,但是入市不等于“水到渠成”。雖說老字號企業有故事、有底蘊、有情懷,但是獲得資本市場通行證靠的絕不僅僅是頭頂“老字號”的光環,還得是實打實地盈利。一方面,老字號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也正是不斷創新才成就了老字號。老字號應該增加融資的靈活性,改變比較單一的股權結構,多元吸納資金,優化治理結構;另一方面,老字號應瞄準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靈活打造價格策略,分層制定產品或服務的價位也是老字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