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迎來一周年。再過幾天,深圳經濟特區將迎來40歲的生日。值此之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成為全球5G第一城。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意見》為深圳提出了五大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和可持續發展先鋒。一年來,深圳在許多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先行示范。
科技創新一直是深圳的“金字招牌”。幾天前,一份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的“施工圖”發布。深圳提出,對標香港及國際上最有利于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探索構建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8月17日,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宣布,深圳已經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率先進入5G時代。據悉,深圳5G基站已累計建成超過4.6萬個,基站密度國內第一,成為全球5G第一城。
在金融領域方面,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即將掛牌交易,從改革起步到上市歷時不到4個月,創下證券市場改革的“深圳速度”。為扎實推進落實人民銀行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深圳制定了50條行動措施85項細分任務,提出要立志打造“兩個全球金融中心”:一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一是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
在營商環境方面,近年來深圳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陸續出臺了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文件。2020年3月,深圳推出14個領域210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一年來,在人才引進等領域實現“秒批”改革、立法設立“深圳企業家日”、實施民營經濟發展“四個千億”計劃、推出個人破產條例等一系列改革成果為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正是憑借以數字經濟、5G產業、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20年上半年深圳經濟增速完成V型反轉。2020年上半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萬億元,同比增長0.1%。深圳新登記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7234戶,日均新增近百戶,同比上漲38.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增幅四成以上,數字經濟增幅超過六成。
在深圳的五大戰略定位里,“民生幸福標桿”也備受關注。在2019年間,深圳積極應對醫療、教育等領域所存在的短板。深圳“基層醫療集團”模式被國家列為醫改典型,向全國推廣。為切實回應市民對高中學位的關注和需求,深圳市政府出臺相關方案將高中建設納入民生重大工程強力推進。
不僅如此,深圳加快構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雙軌并行的多層次、廣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讓住房改革的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的市民群體,清潔工人、快遞小哥也可以申請政府廉租房……
走在如今的深圳街頭,不論是光明科學城、鵬城實驗室等重點片區和科研機構的干勁十足,還是各個城市更新項目的蝶變以及對青山綠水的保護,深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先行示范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2025-2031年中國吉林省5G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吉林省5G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共十二章,包含吉林省5G產業發展潛力評估及市場前景預判,吉林省5G產業投資特性及投資機會分析,吉林省5G產業投資策略與可持續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