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商場里,導購們變身“主播”,在鏡頭前賣力帶貨;深夜食堂里,美食達人親自探店,吸引網友回歸線下餐飲。疫情發生后,線下企業紛紛開展“自救”,通過擁抱直播潮流,與消費者實現“面對面”。據北京市商務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重點電商企業開展直播帶貨達600余次,帶貨銷售額約80億元;王府井、三里屯等重點商圈累計直播超500場。如今隨著商圈大幅回暖,探店直播又為企業吸引顧客到店消費增添了新動能。
化危為機
商場直播帶貨蹚出新路子
疫情以來,漢光百貨加速轉型步伐,一場場直播帶貨,為老百貨吸引年輕粉絲蹚出了新路子,越來越多人開始在手機里逛百貨商場。
今年2月,正值疫情最嚴重時期,漢光百貨的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正當品牌導購因屈指可數的客流而焦慮時,一扇新的大門在他們面前打開。2月中旬,騰訊剛剛推出直播小程序,漢光百貨憑借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微信線上購物平臺的優勢,迅速接入直播功能。
海藍之謎是第一個被邀請參加直播的化妝品品牌。由于沒有直播經驗,店長丁朋飛和同事用了一周時間寫腳本、預演。2月28日下午,小小專柜化身直播間,丁朋飛和公司的培訓師一起坐在手機屏幕前,開啟了首場直播。“人數過萬了,加油!”“抽獎”“挺胸”……沒有入鏡的同事也密切關注直播間,不停地向丁朋飛舉出提示卡。
直播一結束,丁朋飛就立即到后臺看數據,沒想到一個多小時的直播,一共賣出了50萬元的貨品,遠遠超出疫情前的單日業績。
除了單個品牌的直播,漢光還把春季化妝品節搬到了直播間,30多個一線國際品牌的導購聚在會議室,挨個兒向網友推介自家產品。這場3小時的直播共產生了200萬元銷售額,相當于疫情前一個周六的業績。
漢光百貨總經理浦嘉嘉介紹,自2月下旬以來,已組織品牌舉辦200余場直播,帶貨近兩千萬元。截至7月,漢光銷售已恢復到同期的七八成,其中線上占比大幅提升,已超過12%。
為線下引流
直播探店助推餐飲回暖
除了百貨商場,京城餐飲企業也紛紛加入直播浪潮,從疫情嚴重時期推介半成品,到如今在直播間“豪擲”優惠券、吸引到店消費,直播探店進一步助推餐飲業回暖。
8月8日晚,隨著“嗨吃龍蝦節”活動啟動,一場直播探店活動在簋街拉開帷幕。網友們在大眾點評的直播間里,跟隨星廚達人和主播的腳步,走進胡大餐館。餐廳里桌桌坐滿顧客,誘人的小龍蝦立馬調動起網友的熱情,仿佛想要立馬飛到屏幕那頭加入用餐大軍。
9.9元秒殺100元代金券、21元秒殺100元代金券……當天晚上的探店直播中,花家怡園、胡大、姚記炒肝、滬小胖、辣荘等餐廳紛紛在直播間發放到店代金券,不少優惠券都是瞬間“秒光”。
北京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8日晚上在簋街和五棵松華熙的兩場直播中,網友累計“秒殺”團購券面值超30萬元,可以進一步撬動兩個商圈的餐飲消費。
培育新模式
支持企業拓展營銷渠道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對北京消費市場造成了沖擊,但同時也催生了消費新場景,培育了消費新模式,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數字營銷、無接觸配送等新興消費不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穩經營、穩消費的重要支撐作用,也為傳統消費求新謀變、提質升級創造了條件,更為市場回暖、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6月9日,《北京市促進新消費引領品質新生活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其中圍繞“培育消費新模式”提出了具體措施,加速打造“新消費”時代的智慧化新生活。根據《方案》,本市將繼續推動實體商業推廣社交營銷、直播賣貨、云逛街等新模式,引導線上企業推廣移動前置倉、“菜籃子”等新模式,培育一批門店宅配、“前置倉+提貨站”“安心達”、無接觸配送等示范項目。


2024-2030年中國網絡娛樂直播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網絡娛樂直播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網絡娛樂直播行業發展環境洞察,中國網絡娛樂直播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發展趨勢預判,中國網絡娛樂直播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