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豬肉的價格漲得有些猛。據國家統計局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食品類別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1.1%,影響CPI上漲約2.90個百分點,尤其是豬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足足暴漲85.7%,影響CPI上漲約2.32個百分點。
2020年7月末,全國豬肉批發(fā)價格已經達到48塊錢每公斤,價格相對5月份的38.5元每公斤而言,漲幅達24.6%。進入八月,市場上的排骨、精瘦肉、五花肉價格大都漲到35元左右/斤的價格。4、5月份時,人們還在猜測豬肉可能會重回10元時代,不到兩個月豬肉價格就直沖三十元,不少人吐槽豬肉也快吃不起了。
豬肉上漲猛,一下子就超過了40元斤,甚至50元斤。吃還是不吃?辛苦了一天的工資能買幾斤肉?豬肉最初的十幾元斤一直漲到二十幾元斤再漲三十多元斤,而現在四十多元斤,究竟上漲是什么原因?
1:豬瘟,世界多個國家包括非洲,歐洲,亞洲等豬瘟疫情爆發(fā)率居高不下,生豬感染大量死亡,也導致大量豬源遭到撲殺,隨著豬源量減少而影響豬肉價格成本上漲。也導致進口豬肉數量下降,豬瘟還在繼續(xù),全球供應下降,使市場供應緊張。
2: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爆發(fā)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導致各國封鎖及限制商品進出口,也導致海陸空各路運輸受阻而下降,物流無法恢復暢通。故運輸原因及硬件受阻從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新冠疫情還在繼續(xù),影響隨之繼續(xù)。
3:養(yǎng)殖及庫存,內外因素導致豬肉市場供應緊缺,部分養(yǎng)殖戶為了得到更高利益而延長生豬出欄時間持觀望態(tài)度,控制出欄數量達到物以稀為貴,持續(xù)上漲,國內庫存量少消耗大,另外季節(jié)性的天災,降雨等因素,需求大于供給加劇了豬肉價格上漲。
季節(jié)性天災及疫情等因素導致蔬菜類,水果,豬肉等食品整體物價水平上漲,百姓手上的錢就感覺貶值了,有種通貨膨脹的普遍現象,對百姓日常生活影響比較大,民以食為天,百姓生活的頭頂大事,菜市場民生的根基,未來國家將出政策穩(wěn)定及監(jiān)督生豬生產,隨著生豬的養(yǎng)殖和支持措施落實到位,養(yǎng)豬的規(guī)模會不斷擴大,為后期市場供應提供保障,豬肉價格會穩(wěn)定下來,豬肉再漲得可能不大,質量和產量得到恢復,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025-2031年中國豬肉行業(yè)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豬肉行業(yè)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國豬肉行業(yè)營銷策略分析,豬肉行業(yè)發(fā)展機會及對策建議,豬肉市場預測及項目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