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軟更新了其官網的Microsoft服務協議,聲明如果因為不可抗力導致微軟無法履行或延遲履行其義務,微軟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新的協議將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近日,微軟更新了Microsoft服務協議,其中一些條款耐人尋味。
根據該協議,如果美國政府禁止微軟給任何中國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微軟的軟件,微軟概不負責。
若Windows系統不能繼續使用,還有備胎可選嗎?
微軟更新服務協議,若「斷供」不負責
最新版Microsoft協議將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責任限制條款的b條內容指出:
對于因超出微軟合理控制范圍的情況(例如,勞資糾紛、不可抗力、戰爭或恐怖主義行為、惡意破壞、意外事故或遵守任何適用法律或政府命令)而導致微軟無法履行或延遲履行其義務,微軟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
如果美國政府也對微軟下達禁令,微軟可能無法繼續支持Windows服務,并且不承擔因此引發的任何后果,只會盡最大努力避免影響。
在最新版的協議中,簽約實體、法律選擇和爭議解決地一項指出:
「當您依照這些條款使用所有其他服務時,您將與微軟公司 (One Microsoft Way, Redmond, WA 98052, U.S.A.) 簽訂合同,對于這些服務,無論是否存在法律原則沖突,這些條款都將受華盛頓州法律管轄。美國華盛頓州金郡的州法院或聯邦法院具有非排他性管轄權」。
如果有意見,對不起,你要去華盛頓打官司!
Win7早已「斷供」,為什么很多人還在用
2020年1月14日,微軟宣布對Windows 7系統停止官方技術支持、軟件更新和安全問題修復。
表面上來看,這只是系統的正常版本迭代,畢竟Win10都已經更新好多次了。
按微軟的慣例,主流Windows系統的支持期都是10年,5年主流支持,5年擴展支持。Win7是09年推出的,現在停止服務的話也在合理范圍,微軟沒有義務繼續更新補丁、解決bug。
但是國內對Win7系統的依賴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政府等公共機構,而且很多應用程序只能在Win7系統中運行,離開Win7就需要重新開發以適配新的系統。
Win10早在2015年就正式發布了,但是國內升級Win10系統的進度十分緩慢。
直到2017年底,才允許微軟與中國電科合資公司修改后發布的「Windows 10神州網信政府版」進入采購目錄。
「Windows 10神州網信政府版」是在Win10基礎上,根據中國法律法規,針對中國專業領域的需求,定制開發的一個操作系統版本。
「網信版」提供了一個安全可信的系統,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嚴格的數據外發控制。
雖然有了一個Win 10「網信版」,由于系統升級和遷移的成本高昂,且系統的穩定性很難保證。
即使微軟發布了很多新的系統版本,還是沒能大范圍應用,很多地方仍然抱著Win7不撒手。只是后面再有安全漏洞,微軟就沒有責任和義務幫你打補丁了。
有網友認為,如果Windows真的斷供,將是國產軟件的重大機遇。
擺脫Windows系統「依賴癥」,多國切換自主操作系統
不光國內,很多國家的政府機關都在使用Windows系統,但也不無擔心。
韓國
在Win7停止支持后,韓國政府準備將其政府及公共機構的操作系統替換為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這一計劃將于2026年前完成。
韓國計劃采用的TmaxOS系統
目前Tmax等韓國公司已經基于Linux開發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并稱其在網絡安全方面自主可控,還節省了近50%的成本。
德國
今年5月份,德國慕尼黑對外宣布將拋棄Windows系統,逐步開始切換到Linux,此舉意味著德國在操作系統選擇方面的重大轉變。
其實早在2003年,慕尼黑就宣布將從Windows遷移到Linux,時任微軟CEO鮑爾默親自前往慕尼黑進行游說未果,鮑爾默本人也曾拋出「Linux是毒瘤」的言論。
俄羅斯
2018年時,俄羅斯《消息報》就報道說,俄羅斯國防部作出正式決定,所有辦公電腦的操作系統都將改用本國公司研發的Astra Linux,處理器也要用國產的,如厄爾布魯士等。
完全從零開發自主操作系統并非不可,但是難度可想而知?;贚inux的定制開發或許更明智,這也是目前一些國內廠商普遍采用的技術路線。
新操作系統的試錯成本實在太高了,以至于一些國產操作系統很難推廣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