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參加工作
就拿到年薪201萬元
這位“牛人”
出自華中科技大學
華科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
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任正非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目前,全球僅四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分別是:
鐘釗(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秦通(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方向);
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張霽(博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
經七輪嚴苛篩選拿到最高offer
張霽是湖北通山人,1993年出生。他本科期間各門成績一直在院系名列前茅,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獲得全國ITAT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資格認證證書,成為老師與同學眼中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經過刻苦學習、精心準備,他終于在2016年成為一名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繼續深造。
張霽是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接觸到華為的。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華為招聘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但更看中前者。論文、專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體現,但華為不是一個唯論文、唯學校的公司。
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
張霽今年5月底已入職華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努力型選手,“既然選擇遠方,便風雨兼程”。擁有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他內心卻很平靜,“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光環,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說,自己現在肩上責任和壓力更大,要快速融入這個團隊,不僅要把領導分配的事情做好,更要去思考今后該如何做好工作,不負眾望。
采訪中,記者打趣地問張霽:“你和姚婷,還有學長左鵬飛,都是學的計算機專業,是不是學計算機的人,拿高薪幾率高些?”
張霽說:“每一行只要努力了,都會成為這個行業的工匠。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專業,才是最好的。”
去年12月,左鵬飛拿到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薪資最高檔(182萬-201萬人民幣/年)。
他是湖北隨州人,華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4級直博研究生,他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內存系統和架構、存儲系統和系統安全。
他在讀博的5年時間里,幾乎每天都是8:30進入實驗室,直到9點甚至10點才回寢室,堪稱是用“自律詮釋堅持”。
也正是如此的堅持,才讓他在讀博期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10余篇高水平論文。
其中,發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論文,分別成為了華科歷史上首篇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頂級會議論文,實現了華科在這些領域中的零突破。
用左鵬飛自己的話就是:
一個高水平的博士畢業生,需要是一個領域里首屈一指的專家,所有人提到這個領域都會想到你的名字。
而在臨近畢業之際,華為并不是唯一一家向左鵬飛拋出橄欖枝的企業。
實際上,他投的騰訊、阿里和深信服都向他發放了offer,其中還不乏開出稅后收入高出華為40%的企業。
但左鵬飛最終還是選擇了華為云的存儲預研部門:
去華為不是因為薪資高,而是綜合考慮的結果,華為提供了方向更契合的崗位,也能讓自己保持與學術界的接觸。
姚婷也是華科入圍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人才之一。
她是湖南益陽人,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直博五年級。研究方向為新型存儲介質(NVM,SMR),數據庫和鍵值存儲系統。
讀博期間,在CCF A類會議FAST、ATC,CCF B類會議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
微信公眾號“量子位”稱,與左鵬飛和張霽相比,姚婷的特點是始終在各個小環境做到優秀,再隨著環境的改變提升自己。
從本科的歷程中便能體味一二:參加辯論隊、中英文演講;擔任外聯部副部長、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支教;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等等……
在讀博期間,也是敢于挑戰自己的短板,抓住各種研究課題、論文寫作、參加學術會議、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
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給自己充電了。
還有新晉本科“天才少年”,年薪百萬
除了華科的“天才少年”之外,2位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也入圍了該項目。
他們是來自錢學森書院計算機試驗班2020屆本科生丁聰和張子杰。
據西安交通大學官方公布信息,丁聰和張子杰將入職華為消費者BG鴻蒙操作系統和高斯數據庫團隊。
而從對應的年薪來看,屬于“天才少年”計劃中89.6-100.8萬元人民幣/年檔。
丁聰和張子杰都是從小癡迷于編程,在校期間,也都是ACM隊的骨干成員。
其中,丁聰前后兩次挺進ACM-ICPC,并在第43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與早稻田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并列全球41名,刷新交大在該大賽中的歷史最好成績。
出身少年班的張子杰,同樣也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中,分別奪得金獎、銀獎等好成績。
而此次以本科畢業生身份入圍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并拿下百萬高薪,也正是對他們強硬實力的再次認可。
華為的“天才少年”,今年要達200-300人
“天才少年”是任正非于去年6月發起的用頂級薪酬招攬頂尖人才項目,他曾在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
今年(2019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范圍招進200-300名。
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任正非還表示:
公司每個體系都要調整到沖鋒狀態,不要有條條框框,發揮所有人的聰明才智,英勇作戰,努力向前沖。
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向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同時還曝出了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的方案:
1、鐘釗: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萬-201萬人民幣/年
2、秦通: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萬-201萬人民幣/年
3、李屹: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萬-156.5萬人民幣/年
4、管高揚: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萬-156.5萬人民幣/年
5、賈許亞: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萬-100.8萬人民幣/年
6、王承珂: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萬-100.8萬人民幣/年
7、林晗: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萬-100.8萬人民幣/年
8、何睿: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萬-100.8萬人民幣/年
而在更早之前,任正非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達了他的一些“人才觀”:
二戰之后,德國和日本工業基礎都被摧毀了。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口號“什么都沒有了,只要人還在,就可以重振雄風”,沒多少年德國就振興了,所有房子都修復得跟過去一樣,日本的經濟也快速恢復。
這得益于他們的人才、得益于他們的教育、得益于他們的基礎,這點是最主要的。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從中也不難看出,華為的求賢若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