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總體部署,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專門出臺政策措施,配合相關部門促進、支持“新集市經濟”健康發展。
該局提出依法開展豁免登記,對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的經營者,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從事涉及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業經營者,按照當地相關主管部門規劃的經營場所和時間開展經營服務的,依法予以豁免登記,不納入無照經營查處范圍。
在放寬經營場所方面,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提出,按照地方政府經營場所管理規定和要求,簡化住所登記手續,支持各地進一步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分類型分業態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冊等便利化措施,釋放住所資源。該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配合城市管理部門及時向社會公布本地區禁止登記經營的場所區域和限制性條件清單,便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
該局提出,對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愿的,引導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對因不符合有關條件未取得相關許可,但群眾確有需求,且不擾民、無安全隱患的便民服務行業,要分類施策,引導其依法整改規范或者調整業態,充分發揮其服務民生作用。對具備申辦個體工商戶條件的個體經營者,推廣“個體工商戶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等網上、掌上服務平臺實現現場即時辦理登記,進一步壓減登記注冊環節、時間和成本。依據全省提升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便利化水平的實施意見,依法已經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線下辦理了市場主體登記并領取了營業執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可憑營業執照和相關行政許可在線上和線下依法開展經營活動。
如何做到既為創業就業提供良好條件,又防止顧此失彼、寬嚴失度,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該局提出,推廣差異化分類處置,對于攤位集中區(流動攤販)要秉持包容審慎監管的原則,不涉及食品安全等底線的一般性輕微違規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具體情形,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首次違規予以行政指導,再次違規予以教育提醒,三次違規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根據政策措施安排,因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參加2019年度年報的個體工商戶,可不標記異常狀態,年報截止時間由2020年6月30日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同時,該局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切實推動“新集市經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