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市銀行,全國性綜合大銀行分為國有6大行,以及招行、平安為代表的大型股份制銀行,共9家,累計15家。這15家銀行綜合實力要遠遠比其他上市銀行強很多。
銀行實力強代表資產雄厚,也代表盈利超過一般銀行;而作為執掌這些大銀行的行長,僅次于董事長的公司二把手,他們基本薪酬情況又如何呢?
2019年銀行年報都已經發布完畢,除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未公布行長薪酬外,其余12家大行,總薪酬為2572萬元,平均薪酬為214萬元。
作為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又是盈利極強的銀行業,銀行家們平均薪酬為214萬元,在國內所有上市公司大約3800家中,屬于中上游水平,也體現銀行業高管整體水平。
但是既然是平均薪酬,就有高有低。
招行、平安都第一,薪酬卻大降
最高是招行和平安銀行,2019年這兩家銀行行長薪酬都為466萬元,不過兩位行長在2019年都有大幅減薪。其中平安行長從760萬減值466萬,足足減少294萬元;而招行行長薪酬也從687萬元減少至466萬元,減少221萬元。
如果要說業績,平安銀行收入增長18%,凈利潤增長13.61%,是上市銀行中罕見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銀行。而招行雖然收入增長8.5%,但是凈利潤也是兩位數增長,達到15.28%,甚至比平安銀行還強勁。所以,公司業績飄紅,行長收入卻減少了,也許是其他指標沒有達到薪酬委員會的規定吧?
除招行和平安兩位行長薪酬都是466萬,還有6位行長薪酬也高于100萬,就是民生行長429萬,浙商行長390萬,中信行長223萬,光大行長161萬,興業行長117萬以及浦發行長115萬。
工行行長71萬,是農行行長4倍?
剩下四位行長薪酬就都低于100萬。工行行長71萬,華夏行長67萬,建行行長49萬,農行行長19萬。在這四家銀行中,有三家國有大行,它們的利潤遠遠超過招行和平安。工商銀行去年凈利潤3122萬元,建行凈利潤為2667億元,農行凈利潤為2121億元,作為對比,招行凈利潤為929億元,平安銀行凈利潤為282億元,則更低。
那為何國有三大行行長薪酬卻顯得很少呢?這是體制有關,既然為國有大行,其實主要參考央企高管薪酬,不會因為公司凈利潤越高,薪酬就相應得到極高的水平。那又為何工行和建行行長薪酬差不多,而農行行長薪酬為何只有不到20萬元呢?
其實和任職時間有關。農行行長張青松,原來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董事長,行長.2019年11月開始擔任農行行長,,2020年1月起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也就是說,在農行行長任上剛剛兩個月,那19萬薪酬也代表每個月平均有9.5萬。這和農行最高薪董秘去年取得119萬薪酬,基本差不多。
而此前張青松在進出口銀行任職行長,薪酬大概也參考農行,所以全年薪酬大概也在100萬左右。實際上,建行行長薪酬49萬元,也是和任職時間不到一年有關。2019年5月,劉桂平才開始擔任建行行長,此前他擔任重慶副市長盡管如此,國有大行高管薪酬整體要比其他股份制銀行要低一個層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