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泰國副總理兼商務部長朱林(Jurin Laksanawisit)在內貿易廳和大米私營企業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表示,泰國商務部將與多家大米企業和銷售商合作啟動大米降價項目,從即日起至6月30日降低7種大米的價格,共計18個品牌,104款產品,降幅高達50%,以減輕疫情期間泰國民眾生活負擔,其中部分產品活動結束之后還將保持降價。此外,泰國多家大型超市也加入到大米降價活動中來。
稻谷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作物之一。稻谷經礱谷機脫去穎殼后即可得到糙米。糙米再經加工碾去皮層和胚,留下的胚乳,即為食用的大米。
從全球市場來看,2019-2020年度全球大米產量有所下降,估計2019年度全球大米產量為4.98億噸。此外,據預測,2020/21年度全球大米產量預計為5.086億噸,增長2%。
2015-2019年全球大米產量走勢
世界水稻絕大部分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年產量連續多年排名第一。2018/19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預計占全球產量的28.90%。產量排名第二的是印度,印度的大部分農業都是基礎的傳統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但是印度有過半的人都是以農業為生,同時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于中國,印度的大米產量占全球約23%的比重。其余大米產量較多的分別還有印尼(7.70%)、孟加拉國(7.03%)、越南(5.83%)、泰國(4.34%)、菲律賓(2.61%)、美國(1.41%)、巴基斯坦(1.39%)。
2018/19年度全球各國大米產量占比(單位:%)(預估)
來看一下中國2020年大米行業發展前景趨勢
在過去30年中,稻谷種植面積占我國糧食總面積的30%左右,2018年中國稻谷播種面積達3009.5萬公頃,較2017年減少65.2萬公頃。
稻谷按其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大小,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類,我國主要是水稻,旱稻種植極少。水稻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秈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國分布很廣,除了個別高寒或干旱地區以外,從北緯18.5°的海南島到北緯52°的黑龍江呼瑪縣,從東部的臺灣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廣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此外,大米加工業布局相對集中,主要在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和黑龍江3個省份。
大米加工業是我國糧油加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環節。大米作為滿足日常能量需求的主要來源,大米加工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大米加工業已取得長足進步,不僅產品結構趨于合理,技術裝備水平也有顯著提升。同時,集約化經營趨勢愈加明顯,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行業布局集中于東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
目前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生產能力以及產業組織方式來看,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過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并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另外,發展深加工是稻米產業的必由之路,國內大米加工企業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狀況,糧源難以保證,加工產品質量難以穩定。規模化和集團化生產經營注定是市場發展運行的要求。
預計未來中國高端大米產量將會平穩增長,到2021年,突破100萬噸。
2019-2025年中國高端大米行業產量預測
2019年國內經濟逐漸復蘇,消費者消費能力將會提高,高端大米行業需求也會相應的提高。同時高端大米行業將會逐漸向三四線城市拓展,三四線城市也是主要市場之一。
2019-2025年中國高端大米行業銷量預測
由于高端大米行業進入壁壘相對較低,行業監管措施不完善,故行業內部中小企業眾多,行業供給能力較強,同時議價能力偏弱。未來一段時間內高端大米行業仍是供大于求。


2025-2031年中國大米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大米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發展潛力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大米行業重點區域運行狀況分析,中國大米行業標桿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大米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