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棗園有個約定,相約去尋找最甜的你。如今來到了咱麥蓋提,最甜的灰棗獻給你……”4月9日下午,在一間互聯網電商直播間內,一位身材魁梧、嗓音渾厚的“男主播”,面對69萬網友唱起了一首改編自《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的歌曲——《我和棗園有個約定》。
這位自編自唱、多才多藝的“主播”不是別人,是新疆麥蓋提縣委副書記、縣長艾尼瓦爾·吐爾遜。當天下午,艾尼瓦爾·吐爾遜通過拼多多直播間,為當地的特色產品麥蓋提灰棗代言,一小時內共售出包括麥蓋提灰棗在內的當地特產約43噸。
麥蓋提縣位于新疆西南部,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邊是葉爾羌河。因日照足、晝夜溫差大,產出的水果糖分多、甜度高,南疆也被稱為“瓜果的搖籃”,麥蓋提灰棗是其中一大代表。
當日開始前,縣長艾尼瓦爾·吐爾遜提前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直播現場。
對三十余萬麥蓋提人來說,小小的灰棗,意義不凡,可謂“脫貧致富棗”,是當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截至2019年底,麥蓋提縣棗園種植面積超過56萬畝,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縣域棗園”。也正是依靠灰棗等農特產品,2020年1月,麥蓋提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在當地,灰棗被稱為‘三好棗’——早上吃三顆,心情好;中午吃三顆,體力好;晚上吃三顆,睡眠好。”艾尼瓦爾·吐爾遜在直播里講到。
因為鄰近塔克拉瑪干沙漠,麥蓋提屬典型的沙漠氣候,“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艾尼瓦爾·吐爾遜說,特殊的氣候和沙質土壤造就了灰棗皮薄核小、肉質緊實的特質,與此同時灰棗的營養價值高,被稱為“天然的維生素丸”。
“除了餐后生吃之外,新疆人也喜歡把棗做成飯。”在艾尼瓦爾·吐爾遜的指引下,離直播間不遠的小廣場上,一鍋紅棗抓飯正在進行。在浸泡過的大米中,加入羊肉、胡蘿卜、杏干、葡萄干、紅棗等原材料,四十多分鐘的文火之后,香噴噴的紅棗抓飯就出爐了。“看著看著就餓了”,直播間的網友留言。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刀郎文化”的發祥地,麥蓋提的百姓能歌善舞,唱歌、跳舞基本是人人都會的必備技能。直播中,艾尼瓦爾·吐爾遜也不忘“秀”一把才藝,唱起了自己改編的歌曲《我和棗園有個約定》,向網友發出了來麥蓋提旅游的邀請。
“縣長硬核,奧利給”“縣長唱得不錯”“支持縣長,已下單”,多才多藝的縣長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贊,最終轉化為一筆筆沉甸甸的助農訂單。
直播中,除了帶貨麥蓋提灰棗,艾尼瓦爾·吐爾遜也不忘介紹當地的一些特色文化,包括新疆舞、刀郎樂器演奏、刀郎農民畫等民間藝術形式都得以展現。目前,麥蓋提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3位、縣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360多位。
這幾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刀郎文化”,以及環塔拉力賽等一系列品牌活動的推廣,這座三十余萬人口的小城正在被外界更多人知曉。但相比較內地不少地方,麥蓋提的知名度,尤其是農產品的知名度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
“助農與上行,不能總停留在慈善與補貼之上。如何在難做的農產品生意中,摸索出一套新的邏輯與運行機制,是電商平臺和區域農產品共同面臨的難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
新出現的“拼團+直播”方式,正成為農產品品牌打造的重要方式之一。拼單可有效降低獲客成本、精準找到消費人群,直播的方式則更容易將商品的優勢直觀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縣長帶頭直播,還帶動拼多多“麥蓋提灰棗”的搜索量上漲了217%,麥蓋提灰棗的銷量相比直播前一日上漲了169%。
狄拉克表示,“‘拼團+直播’正在構建一套從田間到餐桌的超短供應鏈,縣長直播為農產品品牌背書,通過刺激消費從而建立區域農產品上行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