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啰第五代共享單車“云行”落地。首批投入的300輛車已經在廣州落地,4月后開始向全國更多城市投放。
在各個平臺的價格相同、體驗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共享單車提升用戶體驗的目的很明確,形成更好的騎行體驗以增加用戶使用黏性。
但哈啰的意圖顯然不止于此 。哈啰出行App在近期上線了“吃喝玩樂”的本地生活消費入口,里面包含酒店、餐飲等到店消費券,不僅如此,還增加了“借錢存錢”“車主服務”“查路線”等金融、車服、地圖的內容,悄然成為一個初具雛形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哈啰出行將基于出行往整個生活服務方向去延伸業務。
在疫情當下,很多企業面臨生存壓力時,哈啰進行業務擴張,其資金充裕程度引人好奇。
2019年年底哈啰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目前資金充足。哈啰出行CEO楊磊的原話是,“現在應該是我們創業至今,賬上現金儲備最多的時候”。不久前的高管會上,楊磊確定了哈啰的最終形態——一個以出行為基礎的生活服務平臺。
哈啰的加入,使得本地生活目前的競爭格局又有了些變化。以往本地生活平臺首先是自帶本地生活業務,加上單車、打車的業務補充平臺的服務性,現在哈啰試圖通過出行的剛需高頻屬性,帶動本地服務業務。
也就是說,出行是重點,本地服務是附屬品。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云行”要在此時落地。
“云行”被哈啰官方稱為“更好騎更耐騎的共享單車”,承載了哈啰一些獨有的設計,比如考慮到女生穿裙子容易蹭臟,這款車設計得跨高更低,還有“云行”搭載的哈啰黑科技“輪轂鎖”,可通過手機App一鍵鎖車,替代原來需要手動鎖車的馬蹄鎖。
據哈啰介紹,“第五代共享單車對腳踏、坐墊、車把,用戶跟單車產生接觸的三個部位進行了更合理的改良,使騎行更舒適,也更適合健身與長距離騎行。”
如果不知道事情緣由,看到這些介紹大概會以為是某個單車制造商在介紹自家產品。而這恰恰是共享單車發展至現階段,最需要的差異化單車體驗。
現階段,哈啰單車、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單車市場的用戶教育基本完成,精細化運營成為平臺共識、運營模式基本定型,騎行體驗改造升級,實際上是加速用戶區別各個單車品牌的方式,建立用戶決策影響。
哈啰在3月23日發布了搭載“北斗”系統的助力車“云起”,針對哈啰語音系統進一步升級,通過在車頭位置內置藍牙音箱,用戶可以一邊騎車一邊語音導航。毫無疑問,“云起”助力車解決了以往邊騎車邊看導航的安全隱患,如果這一設計推廣到單車,也將改善人們的騎行環境。
在所有的企業都在圍繞著復工開展活動時,新款單車此時發布,也一定程度上考慮到新冠疫情之后,人們出于對公共交通的謹慎態度,會促使單車需求增長,借體驗更好的單車建立品牌認知。
但疫情爆發時期的影響仍然存在。單車騎行量顯著下降,對單車平臺的收入影響也顯而易見?;⑿崃私獾?,哈啰在疫期采取了節流措施,比如降低營銷短信費用、提高服務器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對單車智能鎖維修進行提效降本等。
“很堅定地告訴大家,公司不會面臨生死問題。總體上我們現在的資金儲備、業務恢復情況都比較好,足以保證我們能夠成功渡過疫情期。”哈啰單車聯合創始人李開逐在高管會上稱,這些措施很多是年前的規劃,疫情使其更迅速地行動了。
李開逐認為,疫情對哈啰而言可能是個發展的好機會,相對旅游等行業,單車是高頻、剛需的基礎民生消費,且春節期間本來也是業務淡季,受到的沖擊相對來說不算嚴重。
巧合的是,他透露2019年是哈啰人員增長最多的一年。根據哈啰近期上線的本地生活業務推算,2019年下半年,哈啰已經開始為本地生活服務“招兵買馬”。
事實上,比哈啰進入本地生活更令人驚訝的是,哈啰在短時間內拓展了不同領域的業務,比如地圖、到家服務、車主服務、消費信貸和理財業務。盡管目前不論是到家業務提供的服務,還是地圖功能,哈啰的業務深度都極其有限,但根據其頁面的購買記錄看,用戶并不排斥在出行平臺上買優惠券,這本身就開創了本地生活的另一種玩法。
何況,哈啰似乎并不缺錢。“其實這兩年一直融資很順利,但都沒有對外說過。”哈啰表示
在高管會上,楊磊稱,2019年底,哈啰完成了一輪新的融資,現在是哈啰創業至今賬上現金儲備最多的時候。“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已經非常好了,雖然這筆錢還沒開始用,就碰到了疫情,多少有一些難過,但總體上我們還是很有發展的一家公司。”
他稱,哈啰的財務數據顯示,即使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哈啰仍能實現約100%的業務增長,且不出意外,哈啰有希望在2020年實現整個集團的首次盈虧平衡。
對于未來公司的大方向,哈啰從去年開始研究,結論是必須要圍繞平臺戰略去發展。楊磊認為,如果哈啰只是守在兩輪出行的賽道上,可能也有足夠豐厚的利潤,但遲早會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對于平臺戰略到底要做什么,他希望哈啰基于出行往整個生活服務方向延伸。他定的目標是:未來三年DAU過億,最終能成為中國人主流的三個App之一。
共享單車規??焖贁U張,注冊用戶超3億人次。自2017年國內共享單車用戶規模爆發式增長以來,2018-2019年行業發展增速相對穩健、趨于理性;截至2019年8月底我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共有1950萬輛,覆蓋全國360個城市,注冊用戶數超過3億人次,日均訂單數達到4700萬單。
2019年國內共享單車用戶數超過3億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止至2018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132.96億元,同比增長46.5%。并預測在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接近170億元左右。
2016-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圍繞出行打造本地生活新玩法,或許能打破僵持許久的兩強爭霸態勢。但在成為中國主流App之前,楊磊需要考慮的是,哈啰向本地生活發起的“奇襲”,如何才能避免成為大股東阿里的“助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