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呼吸機留給年輕人,我已經過了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是一位感染了新冠肺炎的90歲比利時老人生前對醫生的囑托。
“真的要崩潰了,親手拔掉老人的呼吸機,為了給年輕人使用”——這是西班牙醫生在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時執行“戰時分診原則”面臨的艱難選擇。
全球疫情大范圍蔓延之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等國家醫用資源短缺的現狀被暴露無遺。
而在英國,為了緩解這一窘境,包括邁凱倫、紅牛、梅賽德斯等七支F1車隊改行生產呼吸機,一場“生死時速”的故事在抗疫戰線上演。
資源短缺,約2萬臺呼吸機缺口
北京時間4月4日,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戈夫在疫情發布會上介紹,當天已有300臺全新的呼吸機從中國運抵英國,“我在此感謝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給予的支持。”
從中國進口300臺,再算上國民保健署現有8000多臺呼吸機,和此前英國政府稱為了應對疫情蔓延、準備3萬臺呼吸機的計劃相比,仍舊差了約2萬臺呼吸機的缺口……
一臺呼吸機,或許就意味著一個生命。英國少數呼吸機廠家之一,牛津的Penlon公司每年產量才750臺,時間充足的話最多產量翻一倍;而英國本土唯一的重癥監護室呼吸機專業制造商博毅雅全球才150名員工,現在已經是每周7天開足馬力工作,供應也非常有限。
而從世界范圍來說,英國目前也無法從境外采購足夠的呼吸機支持。其中首要原因便是呼吸機行業全球每周產能只在1.1萬臺左右,如漢密爾頓這樣的頂級呼吸機廠商,平常年產量也僅為1.5萬臺左右。
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大面積爆發之后,每個國家的呼吸機生產有限滿足本國需求,甚至如意大利呼吸機廠商Siare,已經被當局禁止出口,政府還派駐了軍隊人員幫助擴產。
在自身產能不足和境外采購受限的情況下,英國如果想要彌補呼吸機缺口,只能在擴大生產上獨自想辦法。
2012年,國內醫用呼吸機產量0.41萬臺,銷售量0.78萬臺;到2019年,醫用呼吸機產量達到0.99萬臺,銷售量達到1.47萬臺。
2012-2019年中國醫用呼吸機產量(萬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9年中國醫用呼吸機銷量(萬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暫停競爭,七支F1車隊發起“維修區計劃”
于是,來自英國航空航天、汽車和醫療領域的工業、技術和工程等眾多企業組成呼吸機聯盟,響應政府訂購1萬臺呼吸機的需求,緩解本國呼吸機緊缺的壓力。
而在這個呼吸機聯盟中,還包括邁凱倫、紅牛、梅賽德斯、雷諾、威廉姆斯、Racing Point、哈斯七支基地在英國的F1車隊,這些車隊的工廠的設備生產線能夠幫助盡快生產出呼吸機,與醫療領域的專家合作,在設計、制造、測試等等環節展開“生死時速”的追逐。
事實上,關于七支車隊制造呼吸機還有一段小故事。
在本賽季澳大利亞大獎賽開賽前兩個小時,所有車隊已經齊聚墨爾本,但F1官方突然宣布賽事取消,整個2020賽季暫停。
當日,F1首席技術官帕特•西蒙茲接到了英國工程師馬克•吉蘭的電話,兩人進行了“研發新項目”的交流,并且就在兩日后,西蒙茲和吉蘭又在辦公室有了更詳細的探討。
隨后,包括紅牛和邁凱輪在內的七支F1車隊負責人進行了一場網絡會議,所有人達成共識—現在是時候暫時停止競爭、開始合作,“維修區計劃”就此成立。
所謂的“維修區計劃”,便是集合車隊的工程和機械團隊,利用F1行業的快速設計、原型制造、測試和熟練組裝等核心技能,協助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緊急生產可以用于治療的呼吸設備。
“我們了解疫情形勢的嚴重性,我們想要提供產品,這是一次真正的合作”,促成“維修區計劃”的吉蘭后來說。
“他們習慣于在快節奏的動態環境中工作,他們創造設備數字模型的能力無人能及,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過山車般的事態發展。這就是為什么F1人員非常適合這項任務。”
從研發到生產,不到100小時“生死時速”
由制造賽車轉向制造呼吸機,看似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但吉蘭很有信心,F1車隊“可能擁有英國最好的快速原型制造逆向工程能力”。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
從3月18日開始,梅賽德斯引擎生產部門聯合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專業人士,對中國和意大利廣泛應用于重癥監護病人的持續氣道正壓(CPAP)呼吸機完成了逆向工程的研究,并且最終投入生產。
原本按照以往常規狀況,新的呼吸裝置平均需要4.7年才能進入市場,而梅賽德斯和專家的合作從研究到生產,全過程僅用了不到100個小時……
如此超高的效率,讓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教授蒂姆•貝克止不住地驚嘆,
“
從簡短的介紹開始,我們全天候工作,拆卸和分析非專利設備,通過計算機模擬,我們進一步改進了該設備,以創建適合大規模生產的最新版本。鑒于迫切需要,我們很慶幸能夠把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流程縮減至數天時間。”
而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戈夫在4日的疫情發布會上也確認,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團隊與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合作,生產了一種新的無創呼吸機。
“他們昨天生產了250臺,今天和明天也生產這么多,下周將增加到每天1000臺。”
目前,該新型無創呼吸機已經獲得臨床批準,接下來將批量生產。而對于處在“維修區計劃”的七支車隊來說,他們在抗疫戰線上的“生死時速”還在繼續,特殊的防護口罩,或許就是下一個目標。
在對抗病毒的賽道上,F1依舊代表了人類的極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