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些憋氣,老張(化名)順手打開了電視柜一角的空氣凈化器。他堅信胸悶氣短的時候,開會兒凈化器就能緩解一點。但凈化器機頂因為長時間不用積了一層薄薄的塵,只有開關按鈕的位置留下一個手指印。
以前老張幾乎每天都到樓下散步,最近因為居家隔離較少出門,很長時間沒用的凈化器又派上用場。老張家這臺是2014年霧霾問題還比較受熱議的時候跟同樓老趙(化名)組團買的,那一年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經歷了80%的高速增長。剛買回來那會兒,老張每天按時打開凈化空氣,機器外殼擦得干干凈凈。后來漸漸不用了,凈化器被冷落在電視柜一角。
如同老張家的空氣凈化器一樣,此前風靡一時的大大小小消毒類電器產品也正因這次疫情上演“失寵”又“復寵”的命運。
市場寵兒
根據蘇寧公布的今年2月份小家電煥新大數據,消毒機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777%。同時奧維云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周、第五周的空氣凈化器銷售額同比增長29.1%和120.8%;第七周消毒柜線上銷量同比增長91.49%,銷售額同比增長57.44%。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分析認為,此次疫情令消費者對于居家環境的關注度提升了很多,進而也影響了對于醫療健康、消毒殺菌一類家電產品的消費行為。
事實上,公共衛生事件對家電市場的影響在2003年非典肺炎時期已經有所體現。當年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家用消毒柜銷量達26.2萬臺,同比增長了40.5%。隨后,消毒、殺菌等“健康”概念紛紛嵌入家電產品的功能設計上,如隨之涌現的一大批除菌洗衣機新品等。
奧維云網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家電市場影響報告》顯示,洗手機、除菌拖把、除菌洗碗機等品類因對應了疫情期間的消毒清潔需求,而獲得了較快發展。傳統除菌洗衣機、消毒柜、空氣凈化器在湖北部分地區基本處于脫銷狀態。
以此次銷量變化最搶眼的空氣凈化產品來看,梁振鵬提到其自2011年起即進入了爆發性增長階段,“消費者當時買凈化器就是為了防霧霾”。他指出彼時受霧霾問題困擾的京津冀地區恰好也是眾多公共媒體總部的所在地,日常報道對于這一問題的關注也加深了公眾對于空氣質量的重視程度,因此后續帶動了空凈、新風產品的銷量上漲。
為何失寵
然而梁振鵬也指出,隨著霧霾問題逐漸得到治理,近兩年空氣質量有大幅改善,公眾關注度也有所下降。至2018年冬季,空氣凈化器產品的銷量已經開始下降,后期市場甚至出現負增長。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空氣凈化器線上銷量同比微增0.78%,線下銷量則大幅下降42.36%。當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為27萬臺,銷售額為6億元,市場增速為-38.6%,與老張家購買凈化器的2014年80%的高增長相比呈現出極大落差。
同樣的落差也反映在企業端。2015年從事空氣凈化器業務的品牌廠家一度增加了378家至881家,而至2019年上半年,這一總數近乎腰斬,僅剩下482家。在去年前6個月的時間里,有139家企業從空氣凈化器市場退出。
一年之間激增378家新進品牌,是否證明這一行業入行門檻較低?梁振鵬分析表示,從技術方面考量,如果要做高質量的凈化器,實際生產門檻很高,只不過此前市場中充斥了各種各樣的假冒偽劣產品,次品泛濫,很多小品牌、沒有接觸過這類業務的都跟風進入,所以整個市場呈現良莠不齊的局面。
而隨著市場規模的壓縮,當年那些跟風投產的企業自然也會黯然離場。
逆襲或許很短暫
曾經一度備受追捧的空氣凈化類產品如同沒落的昔日“貴族”,逐漸歸于沉寂,不過如今受疫情影響再度掀起的購買狂潮會否令以前那些離場了的企業再度重返?
對此,梁振鵬預測這樣的“逆襲”或許很短暫。
他表示就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尚沒有確切的醫療證據顯示空氣凈化器對于新冠病毒具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近期空氣凈化產品的熱銷更多是消費者出于前期對疫情的恐慌心理而購買,本質上是一種追求心理安慰的盲目消費,就如同8年前消費者為防霧霾而購買凈化器,問題逐漸解決的過程中,消費也會逐漸歸于理性。
此外,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也曾表示,未來帶有新風系統的空調新品或許也會替代專門的空氣凈化器。
但梁振鵬卻表示,新風空調產品對空凈產品的替代作用也許有限。以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來看,空調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冷制熱,大部分人不會因為凈化空氣而使用空調。尤其在北方地區,冬季依靠暖氣采暖,空調基本閑置,此時通過空調進行凈化、換氣并不方便,因此他認為凈化功能只能作為空調產品的一個賣點,而非主要功能。
所以,廣大空氣凈化產品制造商要想趕上這波“逆襲”或許有點難。
不過放眼整個消毒類目來看,這場“逆襲”仍要分兩方面看待。梁振鵬認為,盡管購買空氣凈化器多是出于盲目消費,但公共衛生事件對于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培養仍不可忽視。例如此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曾提到消毒柜能有效防止各類傳染病通過消化道傳播,那么當前消毒柜一類產品的走俏就能反映后續一段時間的消費趨勢。
目前,也確實有部分企業研發了功能更垂直的消毒柜產品,如康寶電器剛上線的毛巾、茶杯、鞋帽各類消毒柜,海爾推出的錢幣消毒柜等。
疫情催生了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消毒場景,但正如空凈市場呈現的激增或將很快消失一樣,在看似鮮明的市場變化中,辨別哪些是假性繁榮,哪些產品又是真正對應消費者需求,才是今后家電企業拓展產品線甚至轉型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