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網聯公司獲悉,疫情期間,網聯加大針對電信詐騙等欺詐活動的監測力度,發現部分商戶通過電商平臺借售賣口罩等物品開展疑似欺詐活動,行為特征較異常,存在消費者購買后長期不發貨、不退款的情況,或產品質量有問題,引起消費者投訴。
發現風險商戶后,網聯通過與成員單位的風險交易協查機制,及時發送風險提示,預警可疑交易,提示收單機構加強對可疑商戶的風險調查和監測,防范不良商家惡意欺詐消費者,及時對存在欺詐行為的商戶采取風險處置措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網聯提示收單機構警惕疫情期間交易異常的商戶,及時排查風險交易,認真識別商戶身份及經營資質,保護消費者資金安全。同時,網聯呼吁成員單位向網聯提供涉及電信詐騙等非法交易線索,多方聯動、共同防范打擊電信詐騙、網絡賭博、非法經營等違法違規活動,保障支付業務合規穩健發展。
網聯總結了疫情相關詐騙及欺詐案件的四種類型:誘導購物詐騙;不良商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假冒捐款詐騙和冒充快遞公司或客服退款詐騙。
關于消費者如何保護好“錢袋子”,網聯提醒,購買防疫用品應通過正規渠道,盡量核實商家銷售資質和產品質檢證明等材料,切勿輕信個人的兜售行為;在無法確信能夠收到所購物品前,切勿將貨款直接轉入賣方個人賬戶;商家長期無法發貨的,及時退款。商家存在欺詐等行為的,請撥打12315投訴。
同時,愛心捐助要認準正規捐贈渠道,不參加將資金轉入個人賬戶或要求提供卡號、支付賬號及密碼的募捐活動。
網聯還提醒,醫療、交通等機構的工作人員不會通過電話或短信要求提供銀行卡號、支付賬戶、付款碼等信息,更不會索要錢款,不要將這些信息告訴不認識的人。如果接到商品質量有問題的電話,請立即掛斷,通過購物網站平臺處理,找出自己的訂單直接申請售后服務;如果接到快遞丟件的電話,請立即掛斷,自己聯系快遞公司客服或登陸快遞公司官方網站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