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潮”來了,我們的錢包保得住嗎?
陳列共和出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近我們聽到太多這樣的詞了:“倒閉潮”、“裁員潮”、“降薪潮”......以為已經夠慘了,但卻有人說最致命的熱潮才剛開始——
“漲價潮”來了!
有沒有發現,最近所有東西都漲價了。
首當其沖的便是口罩、消毒液這些醫藥品。 一次性醫用口罩從最先的均價幾毛到現在的4元,甚至20幾元一個。
出門一次就需要消耗一個,這筆帳真不敢算。
原本現在口罩就已經賣得“死貴”,今天熱搜榜的幾個大字更是讓共和君慌了。
“熔噴布企業談價格暴漲”
熔噴布是啥?就是我們口罩需要用到原材料,占了口罩成本的70%。它漲價到什么程度呢,從原本的1.8萬每噸漲到了三四十萬!
看來,口罩價格又要開始新一輪暴漲了!出門上班一天可能連口罩錢都賺不回來,就問大家慌不慌。
最近后臺很多小伙伴都跟共和君說:終于復工,太開心了,起碼有收入啊!
但新的困難還在等著大家——
在公司上班,中午要點外賣吧。先給大家看看共和君公司附近的外賣,平時1、2元的配送費,現在漲到了10元。今天同事還在跟我吐槽:價格漲了,量卻少了!
可能會有人說,外賣貴,那我自己做飯吧。但買菜就不貴了嗎?
一顆大白菜63.9元、 一斤豬大排68.4元......光是在吃的上,每個月就要多花費不少,老百姓是真愁啊:
除了工資,所有東西都漲價了!
“漲價潮”真是致命,現在老百姓光是活著就很不容易了!但這時候,卻還有些無良商家盯準我們的痛處,趁我們病,要我們命!
武漢一個餐飲公司,一個茄子7元、一個玉米10元,嚴重哄抬物價!甚至相關部門告誡它的時候,它仍拒不改正??
上個月它家竟然還賣出了6630單,因此發大財?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在網友的這些評論里,我看到了人性的惡。
會氣到吐血,別看
如果真要看,可以上下滑動
還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那些本不該漲價的東西也紛紛漲了......
隨著我國居民對健康要求需求的提高,我國口罩市場規模還將繼續增長,2018年我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3億元。
2014-2018年我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產企業加快復工,全力投產,產能利用率持續恢復。疫情發生后各口罩生產企業迅速反應,迅速組織員工復工,加班加點生產,盡快恢復產能,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已有30多家企業復產,單日產量達到800萬只以上。2月6日我國口罩產能已恢復近70%,日產量達到1480只。預計將很快恢復到2000只左右的滿產水平。
我國口罩單日產能恢復情況(萬只)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前段時間,有謠言稱雙黃連口服液能“抑制”新型肺炎。
瞬間,除了口服液,雙黃蓮蓉月餅、雙黃連牙膏、獸用雙黃連......只要跟“雙”“黃”“連”三個字沾邊的,全部漲價、脫銷!
有點無語,怎么什么東西都能漲價?像這種迷惑漲價的還有廁紙。
日本突然迎來了“廁紙荒”,超市、藥妝店、便利店,放眼望去,廁紙貨架都被洗劫一空。
在日本的閑魚上, 幾卷廁紙居然賣出了 1700元人民幣的高價,甚至還有公廁傳來“廁紙被偷”的消息......
而這背后僅僅是因為一條謠言:“廁紙和口罩用的是相同的材料,而且產地在中國。所以紙類制品都會出現短缺,最好提前備一點!”
共和君真是大寫的問號。
除了搶廁紙,還有搶花崗巖。
謠傳泡澡時加入花崗巖便可殺菌,結果立馬又引起日本網友瘋搶,在網上一小塊的花崗巖賣323元!
前有中國雙黃連,后有日本花崗巖(還挺押韻的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些對疫情毫無幫助的東西也跟著漲?
氣的是大家“無腦”跟風,惡意搶購吶!病急亂投醫,亂信謠言。
要知道現在在家待業的老百姓還有很多,他們沒有收入,房子車子還得供著,積蓄也所剩無幾了。他們慌了、愁了:
漲價潮會不會持續很久?
共和君可以告訴大家,不會。
我們先來看看17年前的非典。那年,其實也曾遇到過“漲價潮”——
口罩、板藍根紛紛脫銷,10元的普通抗生素在藥店賣到了80元,一瓶白醋甚至賣到了1000元......
但非典的“漲價潮”并沒有持續很久。
從消費數據來看,在大爆發的3、4月,消費總額的確有上升趨勢,但到了5月,伴隨疫情的好轉,迎來大幅下挫,跌至4.3%冰點。
再看看當時4月的物價水平,也是比較穩定的。
疫情爆發期即使遭遇“漲價潮”,但是因為少出門,大家對于其他用品的支出也相對減少,起了抵消的作用,所以整體物價并沒有上漲多少。
那么,17年后的今天呢?共和君覺得大家應該要更有信心,因為我們有能力控制這次的“漲價潮”,別慌!
保持理性的人居多
這次的“漲價潮”的背后,其實是我們陷入了一個怪圈:
物價上漲,引起大家搶購;
惡意搶購,又導致物價上漲得更快。
“漲”和“搶”有關。如果要解讀這次惡意搶購的人的心理——
他們奮不顧身地去搶,似乎沒有考慮過,搶的是否已遠遠超出他們所需要的。不管如何,先搶到手再說!
但17年過去了,我們素質明顯增強了,保持理性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在關于如何看待日本網民瘋搶花崗巖的投票中,選擇“常識很重要,不能盲目相信”的人就達到了10.4萬,超過半數!
謠言止于智者,“漲價潮”也是如此。清醒的人多,對物價的控制也就更強。
復工復產緩解供需矛盾
導致漲價還有兩個原因:物資供不應求和人力成本的上升。
因為疫情,各行業錯過了春節旺季,再加上1到2個月的停產,物資嚴重緊缺加,物以稀為貴也就能理解了。
其次,是疫情期間人力成本也大大提升了,而這種增加的人力成本隨之轉嫁給了消費者。
但隨著最近“復工潮”的到來,這種情況很快就能得到緩解。復工復產率大幅度提升后將會增加供給,極大地緩解供需矛盾。
國家嚴管控、企業有擔當
面對“漲價潮”,今天市場監管總局發聲了:發疫情財坐地起價露頭就打!
這無疑是給老百姓的一劑強心針,“漲價潮”剛開始,國家就立馬出手了。別擔心,我們的錢包能保住!
前有國家,后還有很多有擔當的企業:
在全力確保藥品生產的同時,國藥集團鄭重承諾:絕不漲價!保證質量!
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緊缺,中國石化立馬承諾:醫療衛生用物資相關原料一律不漲價!
華潤萬家針對抗疫用品、蔬果肉糧等商品,發布“不漲價、保供應”承諾。
芝麻信用更是聯合1688、天貓、淘寶等各大平臺商家承諾:“不售假、不漲價、力保供應”。
上下滑動 為這些誠信企業點贊
目前,已有2萬多商家加入到了行動的行列。它們都在你所看見或看不見的地方,為這場戰役日夜兼程,并承諾絕不漲價!
大家真不用慌,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控制這次的“漲價潮”。比起17年前,我們面對困難,也更靈活了。
老百姓們保持理智,最近“復工潮”的到來保證了供需平衡,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國家、還有那么多有責任感的良心企業!所以,
這次肺炎的“漲價潮”不會持續很久!
面對突如其來的“漲價潮”,我們越是在危機的時候,越要保持冷靜!要始終堅信:
“漲價潮”會過去,經濟會恢復,疫情也會結束,好消息一定會與春天一起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