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規模達到197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90萬億人民幣,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增速較往年放緩,部分領域開始出現下降。
2008-2018年全國高凈值人群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06萬戶;擁有億元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2.7萬戶,比上年減少6000戶,減少4.5%,其中擁有億元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7.5萬戶;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8.4萬戶,比上年減少4800戶,減少5.4%,其中擁有3000 萬美金可投資資產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5.3 萬戶。
不僅大中華區的高凈值家庭數量在較少,中國大陸的高凈值家庭數量也在不同程度地呈現減少趨勢。
胡潤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除港澳臺之外,中國大陸擁有千萬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58萬戶,比上年減少3萬戶,減少1.8%,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85萬戶;擁有億元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0.5萬戶,比上年減少5640戶,減少5.1%,其中擁有億元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6.2萬戶;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6.9萬戶,比上年減少4425戶,減少6%,其中擁有3000萬美金可投資資產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4.4萬戶。
可投資資產一般為個人投資性財富(具有較好二級市場屬性,有一定流動性的資產)總量的衡量指標。可投資資產包括個人的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其中金融資產包括現金、存款、股票(指上市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債券、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境外投資和其他境內投資(包括信托、基金專戶、券商資管、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黃金和互聯網金融產品等)等;不包括自住房產、通過私募投資以外方式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權及耐用消費品等資產。
按照區域劃分,北京仍然是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和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最多的地區。
廣東是擁有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和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第二多的地區,但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上年減少6000戶,達到28.5萬戶,減少2.1%,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6.2萬戶;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上年減少900戶,達到16500戶,減少5.2%,其中擁有億元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9700戶。
上海是擁有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和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第三多的地區,其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上年減少5000戶,達到24.9萬戶,減少2%,其中擁有千萬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14.3萬戶;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上年減少900戶,達到15800戶,減少5.4%,其中擁有億元可投資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數量有9300戶。
其他如香港、浙江等區域,高凈值家庭和超高凈值家庭的數量都在呈減少態勢。
從上面可以看得出來,我國的富人大都聚集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等經濟領先的城市。特別是北京,作為我們的首都,不管是600萬、千萬還是億元甚至是3000萬美金的超級富豪,北京都穩居領先地位。
2018年有219位企業家新進胡潤百富榜單,但是總體上榜人數比2017年的2130人仍然減少了11%,共有456人落榜,這是百富榜發布二十年來落榜人數最多的一次。在財富數量方面,有796位富豪的財富比去年縮水,216位企業家財富沒有變化。
為何高凈值家庭和超高凈值家庭的數量在減少?
《白皮書》認為,股價下跌,資產大幅縮減;企業盲目擴張,業務轉型失敗;杠桿高啟,債務問題凸顯;企業實際控制人合規風險引發信譽、股價、信貸、經營等危機;企業家缺乏專業化、系統性財富管理等原因導致部分企業家在企業或者產業出現滑坡之后,資產快速縮減。
實際上,不僅大中華區的高凈值家庭及超高凈值家庭的數量在減少,全球富豪的財富也在縮水。由于美元堅挺、貿易摩擦、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以及金融市場動蕩,2018年億萬富豪的財富減少了4.3%。其中,亞太區財富總額下降2176億美元,至2.5萬億美元。該地區億萬富豪人數減少7.4%至754人,尤其中國的億萬富豪凈資產減少了12.3%,億萬富豪人數減少了48人至325人。
然而,這種趨勢有望在2019年得到持續。
中國經濟三季度增速進一步放慢,GDP實際增速6.0%,較二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創下1992年以來新低。2019年前三季度實際同比增速6.2%,較2019年上半年下降了0.1個百分點。受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等因素影響,中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依然面臨很大壓力。
由于六成上榜胡潤百富榜的企業家來自制造業、房地產、金融投資和IT四個行業,尤其近三成連續15年上榜的企業家來自于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的行情將深度影響高凈值人群的財富。
對于2020年的宏觀經濟走勢,兩個主要風險點不可忽略,第一是明年房地產行業可能進入下行周期,第二是今年貢獻了GDP增長1.2%的凈出口明年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