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識別(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簡稱ASR),是語音交互中最基礎的一個AI技術環節,常見的如siri,智能音箱等。
語音識別原理流程:“輸入——編碼——解碼——輸出”。
語音識別原理流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人工智能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國最高的科技水平。考慮到人工智能發展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中國政府已針對人工智能行業頒布了多項國家層面的發展政策,為人工智能行業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人工智能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日期 | 頒布部門 | 行業政策法規 | 概述 |
2018年 | 工信部 | 《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 | 為貫徹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和《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號)要求,加快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制定。確定了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等17個揭榜方向。 |
2019年 | 科技部 |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導》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解決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化重大問題為導向,加強內涵式發展,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生態,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樣板,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進行了修訂。預計到2023年,我國布局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對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進行布局。 |
2019年 | 國務院 |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 |
2020年 | 十九屆五中全會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
2020年 | 國務院 |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 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 |
2020年 |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20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 | 要“實施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推廣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和產品,建成100項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項目。加快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進課堂。”同時在第九點“實施一批產業數字化示范項目”中提到,要“積極發展數字農業。探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農業種植養殖疾病疫情監測與防治。”此外在第十四點“突破一批信息化核心關鍵技術”中提到,要“加快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 |
2020年 | 山東省人民政府 | 《關于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 要“打造‘數字魯南’。布局建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同時在第三點“推進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中提到,要“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推動4市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建設魯南高鐵沿線科技創新走廊。” |
2020年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 重點任務第一點“建設新型網絡基礎設施”的工業互聯網建設中提到,要“推動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機器人等高端裝備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同時在第二點“建設數據智能基礎設施”的大數據平臺建設中提到,要“支撐交通、教育、醫療、金融、能源、工業、電信以及城市運行等重點行業開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應用。”此外,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任務中,其還提到要“支持‘算力、算法、算量’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高端智能芯片及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強深度學習框架與算法平臺的研發、開源與應用,發展人工智能操作系統;推動建設各重點行業人工智能數據集1000項以上。” |
2020年 |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在主要工作任務第38點提到,要“積極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由市科技局牽頭。”第39點提到,要“加快發展區塊鏈、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8K、人工智能等產業,由市經信局牽頭。” |
2020年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指導意見》 | 提到要“通過技術改造促進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安全生產領域廣泛應用,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及工控安全、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
2020年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 在發展目標中強調,要“積極布局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在重點任務中提到,要“打造基于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安全可信新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打造一批產業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服務平臺。”根據規劃,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將實施22個項目,投資額約284億元。 |
2020年 | 全國人大 |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 提到要“加強立法理論研究。重視對人工智能、區塊鏈、基因編輯等新技術新領域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繼續推動理論研究工作常態化、機制化,發揮科研機構、智庫等‘外腦’作用,加強與有關方面的交流合作,抓緊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
2020年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 “到2022年,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取得顯著成效,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具體涉及“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產業培育;融合應用;機制體制改革”四方面。為實現這目標,要“實施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行動,增強核心競爭力;實施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行動,強化服務保障能力;實施人工智能賦能提升行動,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實施人工智能融合應用行動,提升城鄉智能化水平;以及實施人工智能政策優化工程,激發跨越發展動力。” |
2020年 | 濟南市人民政府 | 《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若干政策》 | 若干政策包括“支持人工智能重點領域基礎前沿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研發平臺;支持創新應用和應用場景開放;鼓勵各類機構承接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支持打造‘人工智能島’和人工智能創新產業集聚區;加強人工智能企業的引進培育和產品推廣應用;支持建設、引進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創新基地等基礎設施;鼓勵駐濟高校院所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培養相關人才;提升人工智能金融服務能力與水平;幫扶人工智能中小微企業使用銀行貸款;支持本市人工智能企業上市和按需實施并購重組;開展人工智能治理專項研究;以及支持舉辦各類活動。” |
2020年 | 九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關于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的實施意見》 | 要“積極發揮中國電信中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等項目的輻射和龍頭效應,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等新經濟新業態,引爆軟件信息業和信息消費倍增擴張。” |
2020年 | 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淄博市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 | 在“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熱點”中提到,“對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實施改造提升且被納入典型示范的企業,按照技術改造投入總額給予50-100%補貼,每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
2020年 | 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贛州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 在重點任務第三項“現代家具產業”中提到,要“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推廣智能制造、區塊鏈技術和個性化定制,構建智能家居供應鏈體系。”以及第六項“紡織服裝產業”中提到,要“加強‘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的融合,鼓勵發展區塊鏈技術和個性化定制,積極引導企業走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路線。” |
2020年 | 寶雞市政府辦公室 |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 提到要“加速工業改造提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對工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語音識別行業市場運營模式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顯示:語音識別上游主要為一些提供數據與云服務的企業;語音識別的中游主要為將語音識別技術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硬件及軟件服務供應商。語音識別下游主要應用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教育、車載系統等領域,專業級市場主要應用于醫療、公檢法、教育、客服、語音審核等領域。
語音識別的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AI語音的需求逐漸爆發,AI智能語音識別市場規模呈高速增長趨勢,2020年增速放緩,中國AI智能語音識別市場規模113.96億元,同比增長19.21%。
2015-2020年中國AI智能語音識別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基于云計算的發展,部分頭部廠商也在逐漸推出基于云上的語音產品,商業化落地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個別應用場景領域中,基于云計算的Al語音技術應用市場銷售規模已近乎領先于頭部的基于傳統硬件廠商所服務的市場規模,大量的獨立軟件開發商(ISV)趨于與云上語音技術廠商達成合作關系,從而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在云開放平臺上獲取最前沿的云上智能語音技術和行業語音解決方案。2012年以來,中國語音識別頭部廠商準確率呈直線增長趨勢,2019年中國語音識別頭部廠商準確率達到99%。
2012-2019年中國語音識別頭部廠商準確率走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基于云計算的Al語音技術能夠滿足ISV在錄音文件識別、實時語音識別、一句話識別、語音自學習平臺、短文本語音合成、長文本語音合成、語音喚醒、聲紋識別、語音模組和語音交互SDK等方面的技術需求,從而支撐他們實現和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渠道的發展需求。
智能硬件的“智能”,體現在強大的感知能力、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而這些功能十分依賴于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的支撐。對于語音識別廠商而言,如何在現實場景下將聲學、語言學等多學科技術融合,實現技術迭代和算法提升,從而提供高準確率的語音識別服務是行業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提供高準確率的語音識別服務是行業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數據量越多,語音識別的算法準確性越高,語音識別的識別準確率相應越高。
中國Al語音識別市場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未來AI語音識別市場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2020年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規模達到113.96億元;預計2026年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達到326.88億元。
2021-2026年中國AI智能語音識別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在5G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帶寬和低時延特性使多模態識別開始普及,未來支持多模態識別的AI芯片、支持多模態識別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AI算法將受益。建議智能語音行業互聯網ICT巨頭以建立人機交互大生態為核心目的,最終將服務覆蓋到全產業、全場景、全網用戶,基于數據的流轉和計算提升業務效率和用戶體驗。設備商必須保持對智能語音與交互技術變革的充分重視,與技術提供方、內容方開誠合作,共同吸引用戶做大設備后服務,以保持自身在市場競爭和產業鏈條中的優勢。技術提供方應做好技術與解決方案的研發中基礎環節與模塊標準化,降低客戶的開發配置門檻,做強服務消費級AloT市場的能力。集成商需要正視行業價值鏈擴展的必然趨勢,挖掘智能語音帶來的新應用市場,實現“軟”實力的升級,從注重系統集成。工程建設擴展到注重IT服務與軟件研發能力建設,避免做薄自身的值,低效消耗客戶資源。
智能語音行業參與方行動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30年中國語音識別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語音識別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語音識別行業重點企業研究,中國語音識別行業投資機會透視和風險分析,研究總結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