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對蝦又稱東方對蝦,舊稱中國對蝦。中國對蝦具有個體大、形態美、口感好、味鮮的優點,受到消費者的普遍贊譽。
1、中國對蝦養殖情況
中國對蝦僅產于中國,分布于黃渤海區。中國對蝦是一個很好的海水養殖品種,中國對蝦生長速度快,在海水中生活每10天增長1.5厘米,體長1厘米仔蝦約經過3個月,就能長成上市商品規格。中國對蝦的溫度、鹽度的適應范圍比較大,在中國沿海的廣東省北至遼寧省都適宜發展中國對蝦養殖。中國對蝦養殖業具有生產周期短、經濟價值高等優勢。
近年來中國對蝦養殖產業波動較大,2016年以來中國對蝦養殖面積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對蝦養殖面積為18546公頃,較2018年同比下降15.79%。
2014-2019年中國對蝦養殖面積情況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我國中國對蝦養殖分布在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7個省。其中遼寧省中國對蝦養殖面積最大,2019年遼寧省中國對蝦養殖面積為7534公頃。2019年除浙江省外其他各省市中國對蝦養殖面積均有所下降。
2018-2019年中國主要省份中國對蝦養殖面積(單位:公頃)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遼寧省中國對蝦養殖規模面積占全國總養殖面積的40.57%;其次為河北省中國對蝦養殖規模占比為27.00%;山東省中國對蝦養殖規模面積占比為16.86%。
2019年中國對蝦養殖區域結構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2、中國對蝦產量情況分析
我國是中國對蝦生產的大國。據農業農村部漁業統計,2019年養殖中國對蝦年產量為38583噸,中國對蝦產量出現大幅度下降。養殖面積減少、養殖密度高、蝦苗質量下降,是導致蝦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9年中國對蝦產量已經低于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日本對蝦等其他品種的對蝦產量。
2014-2019年中國對蝦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對蝦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顯示: 2019年中國對蝦單位面積產量達為2.08噸/公頃,較2018年大幅度下降。
2014-2019年中國對蝦單位面積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從省份的情況來看,廣東省中國對蝦大幅度減產,2019年廣東省中國對蝦產量下降到952噸;河北、浙江和山東省中國對蝦產量有所增長。
2014-2019年中國對蝦分省產量情況(單位:噸)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對蝦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對蝦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對蝦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對蝦行業項目投資建議,2025-2031年中國對蝦行業發展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