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總體維持在8800億元以上,2023年達到10352.9億元,同比增長12.26%。2024年以來,在國家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及國內外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等積極因素支撐下,我國服裝零售行業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8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6544.6億元,同比下降0.2%。
關鍵詞:服裝零售、政策、產業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
一、服裝零售行業概述
服裝零售行業是指以零售方式銷售各種類型的服裝產品的商業行業。經營方式有實體店和電子商務兩種。實體店是指傳統的實體店面銷售,而電子商務則是指通過互聯網在線銷售。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在服裝零售行業中的份額越來越大。
二、服裝零售行業政策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消費產業,服裝零售行業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為了促進服裝零售行業發展,國家及相關部門不斷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服裝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紡織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棉紡織業,打造國家優質棉紗生產基地,提高紡織服裝產業促進就業能力。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紡織服裝和電子產品組裝、鞋帽皮具、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出臺一系列服裝零售行業相關政策。2023年3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印發《2023年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要點》,支持黃浦、靜安、浦東、徐匯、虹口、長寧、奉賢等區 深化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圍繞服裝鞋帽、黃金珠寶、化妝品、汽車等重點領域,精準定位、錯位發展, 打造各具特色的 “全球新品首發地示范區”,完善首發經濟生態鏈。2024年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山西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要鼓勵電器電子產品、家電、服裝、家具、書籍等零售企業利用現有銷售網絡規范開展閑置物品交易。
三、服裝零售行業產業鏈
服裝零售行業產業鏈上游為生產商,主要包括原材料生產商和成衣生產商。原材料生產商提供生產服裝所需的布料、線材等原料,而成衣生產商則負責將這些原料加工成最終的服裝產品。品牌商位于產業鏈的中游,其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品牌定位、產品設計能力、渠道建設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渠道商作為產業鏈的末端,其角色主要是將品牌商的產品有效分銷至最終消費者手中。終端為消費者。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四、服裝零售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總體維持在8800億元以上,2023年達到10352.9億元,同比增長12.26%。2024年以來,在國家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及國內外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等積極因素支撐下,我國服裝零售行業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8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6544.6億元,同比下降0.2%。
根據2004年正式實施的新國家標準《零售業態分類》,服裝零售業態主要有大賣場、百貨店、服裝專業店、購物中心和廠家直銷中心、無實體店鋪這六種形式。從中國服裝零售業態市場份額占比情況來看,電子商務零售渠道份額占比為36.4%,排名第一。電子商務渠道具有無時間空間限制、渠道成本較低等優勢,同時也能提供更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商品選擇和服務體驗。百貨店份額占比為29.0%,排名第二。百貨店是傳統的線下服裝零售渠道之一,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同時也能提供較好的商品質量保障和試穿體驗。服裝專賣店份額占比為19.0%,排名第三。服裝專賣店是以某一品牌或類別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專業店鋪,具有較強的品牌特色和專業性,同時也能提供較高的客戶忠誠度。
后疫情時代,龍頭服裝零售品牌不斷加碼新線上渠道,如直播、社交電商等,在產品布局、客群定位、文化導向等方面打造線上專供系列,線上收入占比日益提高;新銳品牌通過不斷打磨產品、升級服務,以Z世代為核心客群,不斷適應年輕化客群的潮流化訴求,品牌向上能量不容忽視,尤其在產品體驗、溢價能力、運營能力以及品牌知名度上,擅長激發大眾消費熱情,占領消費者心智,成為細分領域龍頭。2024年上半年,安踏、森馬服飾、七匹狼等公司線上收入占比超過30%,其中森馬服飾線上收入占比最高,2024年上半年線上收入占比達45.8%。
五、服裝零售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1、企業格局
我國服裝零售市場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市場競爭格局多元化且激烈。企業數量較多,如安踏體育、李寧、海瀾之家、森馬服飾、江南布衣、361度、太平鳥、朗姿股份、七匹狼、安正時尚、欣賀股份等。未來,服裝零售企業將緊跟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變化,不斷創新和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2、重點企業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體育用品的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品牌行銷、生產、設計、采購、供應鏈管理、批發及零售品牌運動用品,包括鞋類、服裝及配件。公司透過多元化品牌發掘運動用品市場的潛力,包括“安踏”、“FILA”、“DESCENTE”及“KOLON SPORT”。公司的產品銷往國內和國際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安踏體育服裝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84%至180.82億元。
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經過三十年的探索,已逐步成為國際領先的運動品牌。李寧公司采取多品牌業務發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寧品牌(LI-NING),還擁有樂途品牌(LOTTO)、艾高品牌(AIGLE)、新動品牌(Z-DO)。此外,李寧公司控股上海紅雙喜、全資收購凱勝體育。李寧公司擁有完善的研發、設計、制造、市場、品牌營銷、經銷及零售運營能力,主要經營李寧品牌專業及休閑運動鞋、服裝、器材和配件產品業務,已建立起領先的全渠道銷售網絡和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并在電商生態與數字化領域持續布局和突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李寧服裝營業收入為53.75億元。
六、服裝零售行業發展趨勢
1、大數據營銷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服裝零售行業將迎來更加精準和高效的營銷方式。服裝零售企業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喜好和偏好,制定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大數據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精準推送和廣告定位,還能優化庫存管理,減少滯銷產品。此外,基于大數據的消費者洞察,服裝零售企業能夠預測市場趨勢,提前布局產品線,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未來,大數據營銷將成為服裝零售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動行業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2、線上線下融合
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將成為服裝零售行業的重要趨勢。通過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服裝零售企業可以實現消費者體驗的無縫對接,提升服務效率和顧客滿意度。線上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而線下門店則通過體驗式營銷吸引顧客。未來,服裝品牌將更加注重線上線下渠道的協同,打造全渠道零售體系,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購物需求。
3、個性化和定制化產品需求增長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和個性化的追求不斷提高,個性化和定制化產品需求將日益增長。服裝品牌需要提供更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獨特需求。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服裝零售企業可以實現快速設計和生產,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未來,個性化和定制化將成為服裝零售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推動行業不斷創新和升級。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服裝零售行業業態模式創新與發展趨勢,國際服裝零售巨頭與國內標桿服企經營分析,中國服裝零售行業投資風險與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