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軟件發展歷程及政策分析
我國工業軟件行業起步時間與國外幾乎同步,都是在20世紀八十年代,1986年,工業軟件發展進入國家“863”計劃;1996年,中國成功研制出首個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熊貓系統,國內工業軟件處于萌芽階段。90年代后期,國內工業軟件受到國外軟件巨頭入侵,工業軟件市場競爭激烈,本土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企業紛紛倒閉,剩下的企業成為國外巨頭代理商或二次開發商,國內工業軟件市場徹底被國外企業占據。2015年以后,國家開始重視工業軟件的發展,工業軟件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但我國工業軟件仍處于起步階段,國產化率較低,其中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國產化率最低,國內廠商市場份額僅5%左右。而且多數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僅應用于工業機理簡單、系統功能單一、行業復雜度低的領域。2020年以來,國內工業軟件受到國外技術封鎖后,國內企業加快研發進度,國產化提高,國內工業軟件行業迎來新發展期。
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國內對工業軟件行業發展的重視,近年來出臺了很多政策。
2006-2021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重點政策一覽表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內容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未來短期內(3~5年),工業軟件相關的重點政策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及各省工業軟件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省份也提出了工業軟件行業的具體目標。上海、江蘇和甘肅對工業軟件企業做出了詳細的規劃,上海主要目標為培育引進200家以上的工業軟件企業、江蘇的目標為到2023年打造3個國產工業軟件龍頭企業、甘肅的目標為培育1-2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江蘇、內蒙古、甘肅、安徽對工業APP提出了具體目標。除此以外,上海和江蘇對工業軟件規模做出了相應規劃。
二、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及預測分析
我國工業軟件市場增長迅速,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2414億元,同比增長22.23%。隨著中國“十四五”期間加大工業轉型升級力度,并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工業軟件市場進一步增長,對本土工業軟件產業發展也起到極大的刺激性作用。
2011-2021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工信部 智研咨詢整理
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工業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水平迅速提高。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一批新興產業。科技咨詢、工業設計、現代物流、軟件服務、信息發布、創意產業等工業服務業蓬勃興起,促進了工業的優化升級。網絡文化、動漫游戲、休閑娛樂、數字家庭、網絡社區、無線城市等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改變了生活方式,擴展了消費需求,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電信網、互聯網、廣播網"三網融合"的推進為信息化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工業軟件的用戶主要是鋼鐵、汽車、機械、軍工、電子、化工等大型企業。在國家“兩化”融合的積極政策推動下,中國軟件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而中國的工業設計軟件業,在裝備、汽車、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行業也迎來了極大的市場空間。
工業軟件的細分產品主要是企業資源管理(ERP)、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執行(MES)、數據采集與監控(SCADA)、其他產品。
2021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細分產品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自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工業互聯網和工業軟件的相關扶持政策不斷推出。我國也對2022年和2025年工業發展均提出了量化目標,例如到2022年,智能制造裝備銷售收入實現4萬億元,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突破70%等。未來,中國工業軟件將從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和生態進行突破。在各種政策及需求等因素推動下短期2025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4022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3.61%;中期2030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長期2050年國內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18800億元。
中國工業軟件短期、中期、長期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2-2028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
《2022-2028年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規劃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競爭格局與并購重組分析,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分析,中國工業軟件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