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時,位于西青區王穩莊鎮的西青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門口便已車水馬龍。來自各區的垃圾車緩緩駛入廠區,經安檢后進入全封閉通道,將垃圾倒入儲存倉。倒入的垃圾經過發酵,投入鍋爐進行燃燒,最終轉化為熱能。在整個變廢為寶的過程,見不到堆砌的垃圾,聞不到刺鼻的異味,廢水實現零排放。
作為天津市重點民心工程,西青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從去年11月13日首車垃圾進場,截至2021年10月12日,已穩定處理生活垃圾約58萬噸、餐廚垃圾約5000噸、糞便垃圾470噸,累計發電量近2.3億千瓦時。“據統計,同等發電量下,與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省燃煤約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7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該處理廠負責人任濟偉說。
據悉,天津市垃圾日清運量大約為1.2萬噸。在分類運輸與中轉環節,天津市大幅增加分類運輸專用車輛的保有量,重點解決垃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矛盾。目前,全市垃圾分類運輸車輛共有3895輛,較去年增加909輛,收運能力整體提高。同時,全市建設生活垃圾中轉站220座,配備預先分類處理設備和清洗設備,能夠滿足全市中轉需求。
除了運輸環節,為滿足各種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天津市根據可回收物、有害垃級、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生活垃圾,以及除四大類外的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綠化垃圾等,大力建設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已經形成“4+N”的垃圾綜合處理模式。
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與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處理可回收物。對于有害垃圾,除了每個居民小區和公共機構設置有害垃圾桶,天津市還設立了48個有害垃圾暫存點,定期由專用運輸車收集運送至暫存點,再由具備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企業上門收集、定點運輸處理。
對于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全市建設13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17450噸,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焚燒無害化處理,在國內率先完成“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標。同時,全市5座廚余垃圾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350噸。“薊州區、寧河區、寶坻區3座處理廠建成后,日處理能力將達1800噸以上。”市城市管理委廢棄物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孫力華說,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100%,年上網供電量約22億度,資源化成效顯著。
同時,天津市通過設立處理廠和拆解廠、整合堆放點等方式,將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綠化垃圾一并納入處理范圍。“2021年,全市1000余處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被整合為300余處,各社區均設立裝修垃圾和大件垃圾暫存點,由專人專車定時運至專業拆解廠處理。綠化垃圾則用來鋪設公園裸露地面或制作生物肥料。”孫力華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2-2028年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產業發展動態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2-2028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