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有消息稱,金立與供應商債權人商談初步結果出爐,按照頭部供應商的初步意向,金立危機最終選擇破產重組方案是大概率事件。
報道稱,有參會代表透露,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和財務總監何大兵想退股,委托二股東盧光輝處理。一些具體方案如下:手中供應商繼續拿著抵押物作為抵押;大多數無抵押的供應商轉為股東,金立原股東考慮放棄和退出;50萬以下小供應商保留債權。
其中一家供應電池的供應商表示:“現場的十幾家供應商初步同意重組方案。供應商債權人現在回去商量最終方案,如果同意重組,將在一兩周后進一步落實。”據悉,這其中包括歐菲科技、天馬(顯示屏)、維科(電芯、電極)、欣旺達(電池)和譽鑫(結構件)等等公司。按照法律規定,要通過程序,必須二分之一債權人和相當于三分之二的債權數的同意。
根據會上透露的信息,金立資產是202億元,負債約在280億元。
日前,金立召開了金融債權人會議,有60余代表出席。金立并未對外說明“股東決議”是什么,不過,根據傳出的消息,幾乎所有金融債權人都同意破產重組。此前一天,劉立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金立下個月就可能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相關賬目都會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