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2281
20000
41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病毒RNA與宿主蛋白質互作網絡
以流感為代表的由RNA病毒引發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甚至影響社會經濟發展。RNA作為RNA病毒的遺傳物質,在致病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很少有研究報道病毒RNA與宿主蛋白間的相互作用。
科學家揭示磷脂酰肌醇轉移蛋白在內體融合中的作用機制
內體(endosome)是細胞質膜內吞作用形成的膜結構囊泡,參與細胞代謝、神經遞質的釋放、激素分泌等多項重要生命活動。內體融合是內體發揮相關功能的重要環節,其機制有待進一步明確。
科學家發現人體內RNA的新功能
RNA是關鍵的生命活動調節因子,不僅可以編碼蛋白質,還可以調控基因的表達。近期,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了RNA在細胞核內劃分不同空間區域的重要功能。相關研究在《Cell》發表,題為:RNA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spatial compartments in the nucleus。
我國科學家開發新型口腔粘膜修復材料
口腔粘膜病容易反復發作并且常伴有明顯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口腔潰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期,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光固化水凝膠粘合劑,可以用于修復口腔黏膜損傷。
我國科學家開發高效基因組序列分析工具
人類的疾病易感性和生理特征等常見性狀的差異,往往由DNA序列變化造成,這些DNA片段缺失、增加、異位等變化被統稱為遺傳變異。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通過比對大量人群的遺傳信息,利用統計學檢測遺傳變異和性狀之間關聯性的方法。
科學家揭示Hippo激酶引發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機制
近期,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了Hippo激酶導致轉移性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Cell Stem Cell》發表,題為:Regenerative Reprogramming of the Intestinal Stem Cell State via Hippo Signaling Suppresse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我國科學家揭示糖原累積與相分離驅動肝癌起始的重要機制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其發病機制復雜、早期診斷篩查技術少及缺乏有效的腫瘤早期診斷標志物,絕大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腫瘤的晚期階段。
科學家揭示線蟲神經系統時序轉換的調控機制
大多數動物中,神經系統在胚胎發育時期產生并組裝成神經環路。在胚胎發育后期,對有絲分裂后神經系統時序轉換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Nature》發表了題為“Temporal transitions in the post-mitotic nervous system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文章。
科學家揭示細胞內核孔擴張和收縮的機制
在真核細胞中,核孔復合體(NPC)融合內外核膜并介導物質交換。它們由30種不同的核孔蛋白組成,這種架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高度動態的。NPC直徑的變化已有報道,但生理情況和分子細節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