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城市會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發展態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會展企業開始關注中小城市的會展市場。與此同時,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很多中小城市同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會展業作為備受矚目的現代服務業,自然成為關注的重點。這兩種因素的碰撞,迅速激起了中小城市發展會展產業的熱潮。從最新發展態勢看,很多中小城市不僅出臺了具有較大力度的會展業扶持政策,會展中心的建設同樣在向中小城市迅速延伸。
毋庸置疑,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中具有較高顯示度的窗口行業,在提高城市知名度、促進產業發展、拉動服務經濟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但會展業自身也有其發展條件與規律,如果不尊重客觀規律盲目加以推進,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那么,中小城市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會展業呢?筆者認為,關鍵需要注意如下五點:
第一,對是否適合發展會展產業要審慎判斷。作為社會交往的重要載體,會議、展覽、節慶、賽事等聚會活動幾乎無處不在,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無論城鎮還是鄉村,凡是有人類集聚生活的地方,就必定存在某種形式的會展活動。然而,會展活動是否等同于會展產業呢?顯然,對這一問題需要審慎回答。因為很多會展活動,如為紀念婚喪嫁娶、生日滿月等舉辦的活動,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的家庭團聚,以及同學、戰友的聚會等等,或者是源于傳統習俗,或者是源于情感交往需要,雖然這些活動客觀存在,甚至數量眾多,但并不能稱之為產業。那么,什么是會展產業呢?顯然,產業是一個與投入產出有關的經濟學概念。產業是企業的集合,會展產業要以大量會展企業的存在為前提。如果不存在以策劃、組織、服務、接待會展活動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就不會存在一個經濟學意義上的會展產業。由此看來,會展活動與會展產業是兩個概念,會展活動是社會交往的產物,不見得符合產業發展的特征;會展產業屬于經濟學范疇,產業發展需要符合經濟規律。這意味著,雖然中小城市存在各種各樣的會展活動,但并不是所有中小城市都適合將會展活動發展為會展產業。
第二,對會展活動的外部經濟性要科學測算。很多中小城市之所以關注會展業的發展,主要是看中會展活動的外部經濟性。換句話說,會展活動的舉辦不僅能夠拉動城市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服務經濟的發展,而且還具有促進貿易、引進資金、開闊發展思路等多方面的價值。然而,會展活動對舉辦城市經濟的外部經濟效應究竟有多大?目前的研究依舊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層面,雖然從理論層面看會展業具有外部經濟性的結論已經沒有太多爭議,但是對這種外部性的實證測算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缺乏具有較高說服力的經驗數據。即便如此,對打算發展會展業的中小城市來說,依舊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雖然很難找到準確答案,但在決定是否發展會展業之前,依舊需要對會展活動可能的外部經濟效應做出科學測算。否則,政府對會展業的各種投資就無章可循。
第三,對會展業的目標定位選擇要切實可行。大城市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無論哪種形式的會展活動,都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目標群體。但中小城市的情況大不一樣,城市資源及居民消費能力等方面的制約,決定了中小城市的會展業通常無法做到“遍地開花”,大多數只能從特色方面實現突破。因而,中小城市發展會展產業首先需要做好目標定位,明確發展會展業的初心。從近年來很多中小城市的實踐經驗看,有的城市以地方優勢產業為基礎,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目標;有的城市以促進居民消費為基礎,以活躍消費市場為目標;有的城市則以促進文化與旅游發展為目標,以吸引更多游客為目標。由此看來,中小城市會展業的發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各地需要根據資源稟賦,合理選擇目標定位。
第四,對會展業要素投資的配比要系統籌劃。會展業具有較長的產業鏈,涉及創意策劃、組織運營、服務接待、物流運輸等多個環節,會展業的發展需要整個產業鏈條協同推進,不能存在明顯的短板。例如,會展活動舉辦期間,由于大量客商短時間內集聚到舉辦城市,不僅對公共汽車、出租車等運輸設施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而且對住宿、餐飲等接待服務同樣具有剛性需求。如果客房數量、餐食供應量、客貨運輸車輛等滿足不了會展活動的需求,必然造成“無車可乘、無床可住、無餐可吃”的緊張局面,不僅會影響會展活動的成功舉辦,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引發社會混亂。所以,中小城市在發展會展產業時,一定要注意產業要素投入的科學配比,會展場館、交通運輸、服務接待、專業人才等任何一個領域存在明顯短板,都可能造成其他環節的產能浪費。
第五,對政府財政資金補貼要做到科學規劃。為了促進會展業的發展,很多中小城市都設置了專項經費,按照展覽面積或者參會人數等指標對會展活動的主辦方進行補貼。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對吸引更多會展項目落地舉辦能夠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未必有助于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為了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扶持效果,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改進:首先,需要明確補貼對象,立足于產業鏈的構建,優先補貼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其次,需要明確補貼重點,按照城市舉辦會展活動的初衷,選擇重點補貼的領域;再者,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補貼機制,確保財政補貼的公開、公正與公平;最后,需要合理評估補貼的績效,為此,一方面要從微觀層面考察每一筆資金的列支是否符合規范,另一方面要從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層面,評估補貼政策的整體效果。如果只是少數會展項目因政策補貼而得以舉辦,但是整個行業的發展缺乏起色,這樣的補貼政策同樣需要適時調整。


2025-2031年中國會展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會展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會展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會展行業企業發展戰略分析,會展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