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11個月,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達到722個
大項目頻落地,外資來華熱情高
近期,“中國產特斯拉汽車向公眾交付”的消息持續刷屏。從建廠到量產再到交付僅用了1年時間,這個投資約500億元的超級工廠跑出了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不僅僅是特斯拉,去年前11個月,中國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達到722個,增長15.5%,更多大型外資項目加快落地。相關人士指出,這些外資大項目不僅規模大,而且含金量高,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項目落戶中國。
不僅規模大檔次也高了
“湛江一體化基地是巴斯夫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繼德國路德維希港、比利時安特衛普之后的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說。
2019年11月23日,廣東省湛江市的東海島上,德國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正式啟動。作為中國首個外商獨資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巴斯夫湛江項目規劃面積約9平方公里,投資總額預計達100億美元,是巴斯夫全球首個采用最新智能技術的新型一體化生產基地,首批生產裝置將在2022年投產,整個基地到2030年建設完成。
巴斯夫特性材料部總裁雍萬霆說,湛江項目是高度整合的“一體化”生產基地,其生產裝置包括一套計劃年產能為100萬噸的乙烯蒸汽裂解裝置。到2022年,工程塑料改性裝置將為巴斯夫每年在中國貢獻6萬噸改性工程塑料產品,將使巴斯夫在亞太地區改性工程塑料產品總產量提升到29萬噸。
近幾年我國改性塑料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從2010年的684萬噸增長至2017年的1106萬噸,行業需求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行業需求保持相對平穩的增長,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需求量約為1189萬噸,同比增長7.1%,增速小幅回落。
2010-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需求量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就在巴斯夫湛江項目啟動的同一個月,瑞士SIG康美包公司總投資14億元的亞太第三工廠廠房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開建,項目預計2020年10月建成投產。這家全球食品飲料包裝盒巨頭不僅把兩家亞太工廠設在蘇州,還在這里設立了總部以外的第一大技術中心。
預計到2020年,我國食品飲料金屬包裝行業總產量將達到1,318億罐,實現9.23%的年復合增長率。
2012-2020年我國食品飲料金屬包裝行業產能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廠按綠色智能工廠標準建造,不僅規模擴大,檔次也提高了,主打高端產品。今后就是要依托中國巨大市場優勢走研發主導之路。”康美包蘇州工廠運營及供應鏈總監沙海濤說。
在安徽滁州,總投資額16.9億元的博西(滁州)家電產業園干衣機及洗衣機工廠正在緊張施工,新工廠初始規模為6萬平方米,計劃于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投產,設計年產量達360萬臺。至全部建成后,博西(滁州)家電產業園將成為博西家用電器集團生產系統中最大的單一智能制造基地。
博西家用電器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蓋爾克表示,新工廠的建設標志著博西家電本土化戰略進一步深化,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洗衣、干衣體驗。
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型外資項目持續增多:投資30億元的西門子診斷工廠、投資51億元的光束汽車項目、投資超10億美元的英威達己二腈項目……將大項目落戶中國,成為越來越多外企的選擇。
“外資大項目加快進入中國正在成為一種趨勢,而且這些項目不僅僅是規模大,科技含量、附加值也都很高,這與中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契合。”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
看準現在更看到了未來
為什么選擇中國?外企給出了答案。
薄睦樂說,到2030年,中國占全球化工生產總值將接近50%,廣東是化學創新產品的重要增長市場。而湛江有條件優越的港口,正大力建設高鐵和機場等交通網絡。這些都將使巴斯夫受益。
2019年9月,數輪艱難談判后,德國BBS Automation公司與昆山開發區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達3億美元的華東地區智能制造設計研發和系統集成中心、中國投資性控股總部落戶昆山。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約瑟夫•維爾德格魯貝說:“促使我們作出選擇的,是這里的產業積累、未來規劃和澎湃激情,這讓我們看準了現在,更看到了未來。”
“從傳統產業升級到新興產業發展,從推進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到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國的發展為ABB帶來很多新的市場機遇,吸引我們擴大在華投資,拓展業務布局。”工業巨頭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說。目前,ABB集團位于上海的機器人新工廠和研發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總投資額達1.5億美元,預計2021年投入運營。
吸引外資大項目頻頻落戶中國的不僅僅是市場和潛力,外企看中的還有良好的營商環境。
首批Model 3汽車在上海向公眾進行交付的現場,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開心地起舞,用他的話說:“是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讓特斯拉上海工廠順利建設和快速交付。”從程序優化到稅收減免,從項目補貼到審批時間壓縮,從跟蹤服務到融資支持……特斯拉在上海充分體驗了中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投資便利。這增強了特斯拉在中國進一步發展的信心,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未來將持續在中國投資,生產Model 3、Model Y以及更多未來的車型,為中國消費者研發和生產真正屬于他們的汽車。”
SIG康美包公司有著類似感受,其在建亞太三廠時曾有4個候選地,中國之外還有泰國、越南、墨西哥。公司負責人指出,之所以最終選擇蘇州工業園區,看中的就是這里優良的營商環境,包括軟硬件環境、政府服務、人才優勢、稅收優惠等。以稅收優惠為例,根據2017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康美包新廠項目在中國將無法享受設備免稅進口優惠,但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將“無菌液態食品包裝材料的開發、生產”納入其中,這一重大鼓勵政策成了康美包新廠落戶中國的“及時雨”。
還會有更多外資大項目落地
外資大項目進入中國的前景如何?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瑋表示:“相信今后一段時間,還會有一批新能源、新型石化、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外資大項目陸續落地。”
為何能夠作出這一判斷?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廣闊的發展潛力、涌動的創新活力,最重要的是,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堅定、行動務實。“說真的,如果你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你怎么能不到中國來呢?”
在張建平看來,作為世界制造業中心,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份額約30%,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強大,而且在向中高端邁進,這對外資有很大吸引力。“盡管目前部分附加值低、勞動密集程度高的產業向東南亞、南亞等地區轉移,但在先進制造業領域,中國仍擁有很大的優勢。”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日前指出,中國的國內市場未來將是全球最大的,中國有非常強的產業配套能力,為外商投資提供扎實的合作基礎。此外,中國市場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潛力將持續穩定釋放。“綜合評價,中國仍然具有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
孟瑋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推動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進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做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實施工作,新的外資法律法規體系將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力的保護、更高效的服務、更公平的市場。此外,還將再次修訂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更多領域允許外商獨資經營,清單之外不能設限,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日前召開的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指出,2020年將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健全執法保護業務指導體系,加強保護能力建設。同時,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查提質增效,持續提升專利、商標審查質量效率,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強化知識產權事業綜合保障。
“為了提高外商投資的效率,還應該進一步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推動相關措施加快落實到位。同時,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支持自貿試驗區在進一步自主開放、不斷開放、加大開放上邁出新步伐,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越來越多的外資項目落戶中國提供支撐。”張建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