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世界首富,很多人都會想到外國富豪貝佐斯或者比爾蓋茨。而問鼎過世界首富的中國富豪,卻鮮少有人能想起。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人們的心目中,中國富豪正在不斷的趕超中,尚未有人能觸及世界首富的寶座。
事實上,在世界首富的更迭中,也是有著中國富豪的身影的。不過,他墜落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只“閃耀”了8分鐘。這位富豪就是海亮集團的馮海良,他在2017年8月10日,個人身家一度暴漲到5萬億美元,成為了世界首富。此時他的財富總額,相當于比爾蓋茨身家的50多倍。
然而,僅僅8分鐘的時間,他的輝煌就告一段落了。事實上,這樣的大起大落,本質上是一起“烏龍事件”。馮海良一開始在供銷社工作,后來他辭掉了工作。不過,在供銷社工作多年的他,以個人承包的方式,在租下供銷社的一片廢棄廠房,開起了一家貿易公司。而經營的業務,就是做廢銅爛鐵業務。
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廢棄物品,馮海良的事業起步,全部依靠這些物品。一開始,馮海良只是簡單的進行轉賣,賺取一定的差價。在1989年,市場上的五金生意呈現消費疲軟趨勢。在此情況下,銅價也降到了“冰點”,馮海良的事業也遇上了困境,手中的廢棄銅產品很難賣出去。
面對家中的大量的廢銅爛鐵,馮海良決定轉型,他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還從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最終湊了16.5萬。然后,他用這筆資金修建了2個小銅爐,開始做銅加工業務。正所謂得道者天助,馮海良的銅加工事業起步的時候,碰上了市場回溫期。
借助這個市場趨勢,馮海良的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賺到錢后,他開始擴大產線。在實際的運營中,馮海良還緊隨市場趨勢,調整自己的運營模式。他發現很多企業都需要銅管業務,于是,果斷的做起銅管業務。此外,新產品沒有影響力,他又采用了“免費試用”、“薄利多銷”等原則,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馮海良的帶領下,海亮集團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到了2000年,海亮集團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銅加工企業之一。與此同時,馮海良也被業界戲稱為“中國銅人”。不過,海亮集團旗下的業務中,除了主業銅產品,還涉及了教育、地產等其他企業。
在2015年,企業旗下的海亮教育登陸資本市場。時隔2年,也就是2017年8月10日,海亮教育開盤后,市值突然飆升5.14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蘋果公司市值,也才只有8319億美元。由于公司股價大幅上漲,馮海良一舉成為了世界首富。
由于市值上漲速度驚人,企業迅速進入停牌期。而且,市值上漲的原因,普遍認為是股票交易員設置錯誤。于是,隨著企業市值恢復,李海倉也成為了“跌得最快的世界首富”。對于這起事件,有人問及李海倉的看法,他說“這就是一個笑話”。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富豪榜單上,李海倉個人財富為252.6億。雖然說距離世界首富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但是,他的創富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