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我國自2003年起便開始施行危廢處置收費制度,此舉加快了危廢行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危險廢物處置的良性循環。2020年到2022年正處于疫情攻堅期,醫療垃圾處理市場規模較大,2022年市場規模接近57.9億元。
關鍵詞:醫療廢物市場規模、醫療廢物發展背景
一、行業概況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物共分五類,并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醫療廢物具體可分為:感染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和藥物性廢物。
醫療廢物從產生到消失的路徑是:大到廢棄的人體組織、小到一支針頭,從產生到處置完畢都必須經過嚴密打包、密封和可監控運輸,最終經過高溫焚燒等手段進行銷毀。 這一路徑的具體線路為:醫院內的科室負責分類、消殺和打包日常醫療廢物,轉運至院內的存儲點;再由專用車輛運輸至醫廢處置中心。一般每個地級市都有一個專門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由政府頒發許可證后準入經營。
我國醫療廢物行業相關的重點政策針對方面主要可分為醫療廢物的收集、轉移、無害化處理以及應急處理這四大方面,并對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的收費標準做出了相關的規劃并提出相應要求。最主要的政策方向主要仍要求各地補齊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短板,并制定適合當地情況的針對性規劃。
醫療廢棄物處理產業鏈上游為設備提供商、工程承包商、環境咨詢服務商。中游主要為運營商,下游客戶為政府、醫療機構。我國主要是通過建設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完成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醫療廢物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二、發展現狀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大型外科手術的人次增多,手術切除的各類病原體增多,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中國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呈穩步上升趨勢。2020年的全國疫情導致醫療廢物的產生急劇上漲,這三年的疫情影響使得產量始終保持在較高的位置。2022年我國醫療廢物產生量為262.3萬噸,其中感染性醫廢占比最高,占到了57.89%。
醫療廢棄物處置項目的規模相對工業危廢和生活垃圾處置項目明顯偏小。根據《全國大、中型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2018年統計的200個大中型城市共頒發407份醫療廢物處置許可,2021年國內大、中城市醫療廢物處置日均處置能力3389.2噸/日,到2022年約為3460.8噸/日。
我國自2003年起便開始施行危廢處置收費制度,此舉加快了危廢行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危險廢物處置的良性循環。針對我國工業危廢產量以及醫療垃圾產量排名靠前的省進行了危險廢物收費標準的調查,結果顯示,除劇毒性廢物,一般工業危廢依據來源及毒性,處置收費金額一般為1500元/噸~3000元/噸;醫療廢物處置收費金額為2000元/噸~3000元/噸。2020年到2022年正處于疫情攻堅期,醫療垃圾處理市場規模較大,2022年市場規模接近57.9億元。
三、競爭格局
醫療廢物處理市場集中度不高,企業活躍度較低。而且在這一領域沒有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容易產生壟斷、高收費等現象。行業門檻過高,項目投資成本過大。同時由于我國在醫療廢物處理領域并未普遍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地方市場往往普遍存在壟斷和收費過高等現象,這導致部分省市的醫療廢物處理項目呈現出相對集中的特點,而且本地運營商的項目集中度相對較高。
四、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醫療廢物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建立無縫隙全覆蓋的醫療廢物處置運行機制勢在必行。未來幾年,我國醫療廢物處理將因地制宜,結合各地市實際情況,積極借鑒外地市的成熟經驗,逐步建立實行適合本地區的基層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新模式。醫療廢物集中處理是大勢所趨。如今人們生活質量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大型外科手術的人次增多,手術切除的各類病原體增多,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中國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呈穩步上升趨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醫療廢物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廢物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廢物行業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醫療廢物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醫療廢物行業投資狀況分析,醫療廢物行業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