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新發(fā)展新格局-資本市場再出發(fā)高峰論壇”上,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提出,未來的1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必須要重視人民幣長期信用的維護。
在吳曉求看來,從歷史來看,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其貨幣國際化曾出現(xiàn)過幅度較大貶值現(xiàn)象,使其成為中等發(fā)達國家之路充滿挑戰(zhàn)。“這些國家都曾達到了人均GDP1.5萬美元水平,但又回到8000美元”。
在他看來,如何維護人民幣的長期信用,是擺在我們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務。“不能因為短期的經濟增長目標,使得人民幣的長期信用受到動搖。短期做一些調整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始終需要想辦法后期維護人民幣長期信用的問題。”吳曉求說。
“美國要在維護美元的長期信用方面做的非常好,不要看他今年的四次熔斷,美聯(lián)儲采取那樣的手段救市,未來他們還是會維護美元的長期信用的,不能只有擴張沒有回流,這個是不行的。”
因此,吳曉求認為,維護人民幣的長期信用重點,就是需要在短期的經濟增長和人民幣長期信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